2004年02月12日 星期四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娱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惊蛰》孤芳自赏 王全安:中国电影处于"阵痛期"

2004年02月12日 14:41

  中新网2月12日电 据新闻晨报报道,《惊蛰》最终未能给今年柏林电影节上“饱受冷落”的中国电影带来惊喜。于当地时间2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记者寥寥,场面颇为冷清。稍后在动物园广场电影院举行的首映式观众比记者多了不少,但也没产生预计的轰动效应,这也给其竞争“全景单元”的大奖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导演王全安在柏林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并未表示出遗憾和尴尬:“常参加各种影展的人面对这样的问题都不会很遗憾,因为在全世界这个大环境中,就算很大的制作,都会遭遇理解和认同上的误差。目前的中国电影正在经历‘成长的阵痛’。”

  《惊蛰》是一部投资只有200万元人民币的小成本电影,讲述农村女青年二妹为逃婚出外打工,由于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又回家乡嫁人,但都市的生活经历已经使她的思想悄然发生变化,她沉睡的内心也被深深触动。影片以即兴的拍摄手法和对生活常态的细腻捕捉获得极高评价。用王全安的话来说,《惊蛰》是一部可以让你了解在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中,十多亿中国农民生存状态和生存境遇的电影。

  应该说,这样的片子具有影展喜欢的各种元素,而且影片的摄影卢茨是德国非常有名的摄影师,王全安的处女作《月蚀》也曾参加过柏林论坛单元,主演余男更是去年刚跟随法国电影《狂怒》露面柏林。但没想到,下午16:00左右开始的新闻发布会记者只有近10个,其中五分之四都是中国记者,当影片主创人员进入会场时,难免吃惊。而在提问时间,没有任何国外记者提问,绝大部分时间成了主创人员的脱口秀。期间还不断有记者退场,到最后,就基本上成了几个中国记者的专访。不过造成西方记者“集体失踪”的主要原因,还是他们来不及或者根本不选择看片。在晚上举行的首映式上,记者发现,观众仍然不少,而且他们对影片所呈现出的当下中国面貌很感兴趣,特别是对金鸡影后余男的表现啧啧称赞。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当专业人士对中国电影的兴趣减弱时,普通柏林观众仍然迫切希望通过影像了解中国的现状。

  王全安曾说,《惊蛰》本来有机会入围金熊奖竞争的,但在资金运作方面出现了问题,以致当时给柏林评委看的样片连声音、画面都没合成好,最终才被拉到全景单元。如今看来,影片本身的问题以及柏林的兴趣也是主导该片命运的重要因素。王全安毫不讳言:电影这东西本身像是个轮回似的,人们对一种电影喜欢了一段时间,就必定会调转方向。另外,他们原来了解的中国只有农村,而现在,出现了城市和其它很多别的信息,需要时间来适应。从自身来说,中国电影正处在商业化的转型期,本身很困惑。成熟的导演全部改走商业化道路,而年轻的导演尚未建立起国际影响,所以变得很尴尬,很低潮。

  不过,王全安也没有失去信心,他说:“中国电影正在酝酿辉煌,但我们要对国际电影节表示出自己的独立性,独立的表达你所认为的有价值的东西,靠别人施舍或者投其所好都是行不通的。”转念想想,王全安说道:“这也许反倒是好事,过去像我这样的电影都是先墙内开花墙外香,然后再在国内产生影响,这就有点投机的感觉。我特别希望《惊蛰》4月份在国内放映时可以获得良好的观众反响。”

 
编辑:王艳红

相关报道:缺乏现代元素 后期存在硬伤 中国电影在柏林受冷落 (2004-02-11 16:22:11)
          反感观众现场呕吐《地狱解剖》掀翻柏林电影节 (2004-02-11 16:16:49)
          柏林参展当旅行 刘若英:30岁的性感要若隐若现 (2004-02-10 09:22:37)
          多图:《冷山》拉开第54届柏林电影节序幕 (2004-02-06 10:46:58)
          第54届柏林电影节开幕 23部影片入围竞赛单元(图) (2004-02-06 09:20:50)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