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正在全国多家电视台热播,与此同时,一批被称为“红色经典”的中外文艺作品的荧屏改编,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一些创作者,正兴致勃勃地准备把《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评价“红色经典”改编和重拍的成败得失,还为时过早。不过,在“红色经典”热播时点出它的穴道,说不定有助于人们鉴赏。
重拍“红色经典”之所以成风,改编者倒是抓住了“红色经典”原本被掩盖住的商业价值。我们知道,“红色经典”大都弘扬集体英雄主义,且本身是抑商的,照理现在改编起来,没有什么商业价值可以挖掘,也似乎不容易产生市场卖点。
但辩证法的道道恰恰就在于此———从集体英雄主义中,可以挖掘个人英雄主义;从“高大全”式的人物中,可以挖掘英雄多重性格的一面;从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中,可以挖掘出七情六欲;从有口皆碑的故事中,可以挖掘鲜为人知的“猛料”。就这样,重拍“红色经典”有了争议,也因而有了卖点。
不是吗?电视剧《林海雪原》一播,马上就招致争议。有人对剧中座山雕有了儿子,并且还是英雄杨子荣初恋情人的骨肉,怎么也接受不了。但有人说,不就是借历史背景的壳,来讲述人之常情的故事嘛,只要故事性强,怎么改都可以。况且,演杨子荣的,竟然在百老汇浸过,演白茹的,刚刚挨过男朋友打。这些,难道还不足以构成商业炒作的要素吗,还不足以构成未播先热的卖点吗?
只不过,重拍“红色经典”也有软肋。且不说简单地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常常会因题材重复而缺乏新意,以当下许多重拍的“红色经典”而论,也都是将电影拍成长篇电视连续剧,人为把容量扩大扯长,很容易成为“注水剧”。最令人担心的,是有些创作人员艺术功力欠缺,不大愿意下功夫认真体验生活。要想突破,何其难也!结果虽然化解了“为什么又黄了,防冷涂的蜡”式的旧式机智,虽然颠覆了“今日同饮庆功酒,甘洒热血写春秋”式的旧式豪迈,也因强加给英雄的小资情调,过于晶莹轻浮,而显得那样的不协调、不熨帖。
数年前,笔者曾和送慰问金的工作人员,在万泉河边找到“红色娘子军”指导员洪常青的原型王时香。当时70多岁的老人还在田间劳作,她孙子找到她后,我们见到的是一位满脸慈祥,又掩不住坚毅,更显得沧桑的阿婆。试想,如果让现在一些“风尘感”太强(当下影视圈人惯用语)的演员来演绎,不知会是什么样子。
在当今时代,人们并不排斥英雄,只是越来越倾情于个性化的英雄。创作者们纷而改编“红色经典”,意在通过对传统英雄进行个性化诠释,来获得观众对英雄的迅速认同,或干脆勾起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怀旧。但改编者却过于兼顾欣赏与娱乐的需求,而难以尽释英雄情怀,软肋就在于此。不克服这样的矛盾,“红色经典”究竟能走多远,确实让人怀疑。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钱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