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探寻郑和:马六甲三宝山是如何被保护下来的?

2004年01月27日 09:46

  中新社马六甲一月二十六日电题:马六甲三宝山是如何保护下来的?

  中新社记者韩胜宝

  马六甲是郑和七下西洋五次访问过的地方,这里有一座三宝山,以“三宝太监”名号命名。春节期间,到此山三宝庙朝拜郑和的华人络绎不绝,庙里的香火很旺。

  马六甲郑和研究会负责人林源瑞告诉记者,马六甲的华人有二十多万,占马六甲人口近三分之一。这里的华人都把郑和当作自己的祖宗,因为华人移居马六甲始于明朝郑和下西洋,没有郑和就没有马六甲华人的今天。

  三宝山位于马六甲市的东南部,面积一零六英亩,高一千零九英尺,山上共有一万两千五百多座坟墓,是中国以外的最大华人坟山,是华人数百年来落地生根、辛勤开垦的见证,也是中马两国人民和睦相处、亲善友谊的象征。

  林源瑞介绍说,自英国殖民地政府统治至马六甲独立迄今,一百七十多年来,三宝山曾先后六次遭受各有关当局征用的厄运,但每次都遭到华人社团的强烈反对,最终都化险为夷,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保存了三宝山的完整。

  根据《马来纪年》记载,明朝皇帝把汉丽宝公主下嫁苏丹曼速沙,并派遣五百多名宫女随从公主定居在一座设有城堡的山上,那座山后称为华人区,郑和七下西洋曾在此定居,华人对郑和非常尊重,对三宝山爱护有加。

  一八四O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要在三宝山征地造路,一八六六年英国殖民地政府再度以开辟马路为由又要征用三宝山,一九二0年英国政府又想征用三宝山泥土填海,均遭到华人社团的极力反对,并将案件闹到英国枢密院,最后获得胜诉,三次保护了三宝山。

  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四日,以陈祯禄为首的华人领袖,为了避免三宝山主权在日后再度发生争执,致力使马来亚联合邦立法议会通过了《青云亭机构法令》。同年九月十八日这项立法令由马来统治者及英国最高专员亨利万尼签证,统治者所盖印章,法令明文规定:三宝山的用途是充作华人义山之用,而且是唯一用途。这成为华人社团保卫三宝山的一个最强有力的法律根据。

  一九七七年,马六甲巫统市区及野新区会又提出欲铲平三宝山,在华人社团的强烈反对下,三宝山又过了关。一九八三年十月五日,马六甲州政府要把三宝山铲平发展为商业地带,这事件一经报章发表,轰动马来西亚,全马华人社团都异口同声要求甲州政府保留这座具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古迹,并将三宝山划为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不同意将三宝山转为其他商业用途。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在十五华团总领导机构领导下,更在全马各地展开一系列历史性捍卫三宝山主权运动。马六甲首席部长终于俯顺民意,接受华人社团意愿,不铲平三宝山,并同意把三宝山列为历史文化区,将三宝山交由华人社团自己发展为历史游览区。

  林源瑞自豪地说,一九八九年马来西亚第六届文化节序幕在三宝山举行的隆重升旗礼和传灯仪式,震撼了全马来西亚。当晚,来自新山的二十四节令鼓声,激发了华裔同胞爱护中华文化的决心,数以千计的盏盏红灯笼,点燃了华裔青年的满腔激情。每年的华人文化节虽然是在各州轮流举办,但华人文化在马来西亚的文化薪火将从三宝山上的烽火台点燃后传至各州。所以说,今后的三宝山,将成为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发源地。

 
编辑:张明

相关报道:坐镇三宝山 马六甲郑和石像将有永久立身之地 (2004-01-26 10:43:38)
          探寻南京郑和后人:三宝太监郑和何以有后裔? (2004-01-25 09:47:54)
          图: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仿真航模展览 (2004-01-17 19:01:27)
          探寻郑和——郑和七下西洋之前还曾下东洋? (2004-01-16 08:56:18)
          探寻郑和:郑和下西洋是为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吗? (2004-01-12 06:48:43)
          两岸筹组探险队重新航行郑和下西洋之路 (2004-01-09 09:54:00)
          海峡两岸筹组探险队重新航行郑和下西洋之路(图) (2004-01-09 08:42:51)
          图:“郑和八下西洋”探险活动正式启动 (2004-01-08 18:59:30)
          闲置12年 郑和石像新年伊始在马来西亚重见天日 (2004-01-06 16:00:13)
          权威航海图专家揭秘:郑和下西洋最远究竟到哪里 (2004-01-05 07:34:03)
          探寻郑和:七下西洋为何选择在太仓刘家港起锚? (2004-01-04 11:06:45)
          通讯:“郑和下西洋六百年”引发全球华人思考热 (2003-12-09 21:34:08)
          纪念郑和首航六百周年 两岸学术研讨在沪举行 (2003-12-08 20:19:37)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