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9日电 据北京晚报报道,针对《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中人们争议较大的“禁止在地铁内行乞和进行表演”问题,行业主管部门——北京市交通委首次公开表态,之所以出台这项规定,主要是考虑安全因素,是为了要保障多数乘客的利益。
报道说,随着冬季的气温越来越低,躲在地铁里乞讨的人员也在增多。
据悉,正在送审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于去年8月左右开始立法筹备,初稿完成后上交到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审查,并同时向社会公众征询意见。其中一条“禁止在地铁等轨道交通的车站内或列车上乞讨、卖艺”引起争议。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李晓松昨天接受采访时就此问题公开表态:“通过韩国大丘地铁纵火案,我们得出一个教训,紧急情况发生后,在疏散通道中哪怕只有一把椅子,都会造成乘客们的拥堵。像行乞的人多为老幼病残,他们的行动自救能力差,发生意外情况后,会防碍他人的疏散,何况我们现在的地铁是以战略疏散为主要功用而设计的,不符合现代化的要求。”
她表示,“禁止在地铁中乞讨、卖艺就是要以不防碍他人为准则,同时保证公众最大的利益与安全。”
据报道,北京轨道交通每年乘客运送量已经达到4.8亿人次,而在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方面,北京市还没有相应的法规。李晓松认为,政府管理、运营企业和相关方面责任不明确;轨道交通运营保障没有相应法规;对突发事件处置也缺少相应规定,是轨道交通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
另外,有关专家认为,乞讨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问题,对于那些采取违法手段强行乞讨的人员必须进行打击,否则就是对大多数市民的不负责任,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报道说,社会学者强调,北京街头出现大量的流浪乞讨人员,不仅直接影响首都的形象,也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严重隐患,大量乞讨人员的存在更易引发各种严重的治安问题,十分有必要对乞讨行为进行立法规范性管理,在目前阶段相关部门必须开展立法调研,完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证有效的管理手段。(记者李锦王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