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9日电 人民日报今日发表评论文章称,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以上!农业部的预测数字一出来,大家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与中国经济的整体表现一样,去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平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民增收实现了4%的预期目标,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的好势头,尤其来之不易。
文章写到,去年第一季度末,我们还沉浸在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7.5%的喜悦之中。没成想非典疫情仿佛从天而降、来势汹汹,一时间农产品销售不畅,畜产品出口受阻,大批农民工返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严重受挫;再加上洪涝、干旱、台风、地震……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交替出现,更使相当程度上靠天吃饭的农业雪上加霜。到了第二季度,农民收入增速明显回落,人均现金收入减少35元。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步恢复,农民收入的增长历经波折之后,终于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来之不易的4%,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果断决策和及时部署,靠的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抗灾救灾的艰苦努力,靠的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税费改革坚定不移,靠的是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更加宽松……一句话,靠的是上下一心,共渡难关。
文章还指出,欣喜之余,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4%仍然是一个较低的增长幅度,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平均数模糊了地区之间和农户之间的差异,事实上一些种粮农民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农民增收困难,仍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面对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重挑战,新阶段农民增收难度很大。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必然累及经济发展全局,延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促进农民增收提出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既要把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文章做足做好,又要努力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要把着力点放在调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上,把保障粮食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国家扶持力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继续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源向农业和农村倾斜,通过多条渠道、多种方式给农民更多的实惠,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文章最后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举全党全社会之力,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形成帮农、支农、护农的良好氛围,尽快实现农民增收的新突破。(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