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8日电 据官方人民日报报道: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日前表示,农业部确定了七大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今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5亿亩,确保粮食单产不低于303公斤、比去年提高11公斤,确保粮食总产达到4550亿公斤。
———粮食播种要“三抓”。一抓四大作物。水稻:抓早带晚;小麦:稳冬促春;玉米:恢复北方增加南方;大豆:北南双增。二抓主产区。通过抓灌区和连片集中区带动发展。突出抓好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地区、渭北旱塬、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河套地区、河西走廊等灌区和粮食集中产区。三抓耕作制度,提高复种。黄淮海地区以冬小麦为主体的麦玉、麦豆套种;南方旱地的带状沟播等多熟种植;三北(东北、华北、西北)的麦玉、麦杂的间套种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耕作制度模式,同时要实施好保护性耕作项目。
———提高良种覆盖率。今年良种覆盖率将比去年上升5—10个百分点。春节前组织专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的要求,对应用品种进行一次全面筛选,分作物、分地区、分季节确定今年主推品种,并尽早公布。
———搞好技术培训。加大高产优质高效粮食生产栽培技术的培训力度,确保技术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加快组织专家对现行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集成,形成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的先进实用操作技术规程并向社会公布。
———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去冬今春发生春寒、春旱的趋势加重,南方部分地区雨水偏少;西南、西北小麦条锈病将偏重发生。对此,应及早制订、落实减灾防灾预案,积极筹措资金和物资,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优化布局和品种结构。鼓励中西部地区扩大薯类作物种植面积。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饲用作物。西北适宜地区扩大麦后饲用油菜种植,东北、西南适宜地区扩大青贮玉米,农区积极发展高产牧草生产,减少籽粒粮食的直接消耗。
———加强地力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冬春农田地力建设,搞好有机肥积造和土地平整;继续改造低中产田,重点是搞好小型农田灌排设施配套完善。
———加强粮食预警体系建设。密切关注粮食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充分发挥粮价上涨的市场信号,积极引导农民多种粮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粮食市场化改革;发展订单农业,搞好产销衔接。(记者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