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昌12月30日电 题:发射场上新生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青年科技人员素描
作者杨川 胡建兵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活跃着一支担负组织指挥、质量把关的年轻科技工作者队伍。“探测一号”卫星发射前夕,记者来到西昌航天城,近距离目睹了这群在火箭、卫星测试发射中唱主角、挑大梁的年轻人。
01号指挥员:李本琪
在发射前几天,已在发射场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的01号指挥员李本琪,因连续高烧昏倒在发射阵地上。这下,指挥部领导着急了,他们一边安排医护人员紧急护理,一边从成都请来专家会诊。
在发射阵地上,李本琪可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火箭测试发射的整个过程由他组织,发射场上数千名航天专家和科技人员由他指挥,火箭“点火”命令由他下达。这对年仅33岁的李本琪来说,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
中国“中卫一号”发射任务前夕,在火箭最后一次功能检查中,控制系统某线路突然漏电。该线路是运载火箭的供电母线,“点火”指令就由它传送给计算机。此时,距离火箭发射零时只有几小时,如不能迅速排除故障,当天的发射将被迫中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凭着对系统原理和线路的熟悉,李本琪率先找到故障原因:火箭燃料箱壁上形成的结露所致。故障找到后,操作手立即对故障插头进行紧急处理。
此时,按预定发射程序,该进行火箭低温推进剂加注了,而射前功能检查却由于故障耽搁了。在这种情况下,李本琪大胆提出:将此项工作和低温加注并行进行。这一方案得到现场专家支持。最终,卫星顺利升空,李本琪也荣立二等功。
1992年7月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李本琪自愿申请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他翻阅了历次任务试验资料,虚心向单位老同志学习,和同志们一起跑图纸、钻技术,参加产品测试与故障排除,全面掌握了火箭测发整体知识,积累了实践经验。两年后,他担任了发射阵地发控台操作手。
第一颗“北斗一号”任务测试中,火箭平台出现异常摆动。平台是运载火箭的关键设备,直接关系到火箭飞行安全。在保持原系统状态基础上,李本琪决定:有意识恶化加电条件,继续测试。经过夜以继日的连续加班,故障终于复现,他们获得了大量的故障信息,找出了故障原因。此次任务中,李本琪还先后组织排除了控制系统某计算机遥测数字量异常故障、三级动力系统电动气活门漏气等故障,为任务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在发射阵地上,见到了手持对讲机的李本琪,一张清瘦而不失英俊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作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他入选了总装“1153”人才库,并在去年担任了发测站副站长。如今,他正针对新任务面临的测试周期缩短、测试程序变化和岗位人员新、设备状态变动大等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发射场设备改造与科研课题攻关,同时瞄准航天科技发展趋势,开展“数字化火箭”等前沿课题研究。
数据迷:车著明
一提起航天,人们或许就会联想到发射场上火箭怒刺苍穹的壮观场面,其实,火箭的腾飞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火箭飞行是否安全?卫星能否精确入轨、正常运转?这些都需要庞大而复杂的地面跟踪、遥控系统,对它进行测量、计算和控制。
绰号“教授”的高级工程师车著明,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虽然讲一口难懂的湘北方言,但丝毫不影响他与同志们融洽相处。从一个中专生,成长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控系统学术带头人,数据处理专家型人才,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从到中心工作的第一天起,车著明便把自己的目光牢牢锁定在提升中心整体测控能力上。
为了改变以往遥测数据处理滞后的局面,在第一时间将数据提供给指挥控制中心,供指挥员迅速掌握情况与决策,车著明决心研制一套能够及时分析火箭飞行中各系统工作状态和环境参数的信息快速处理系统。这一系统的数据处理算法极其复杂,程序量大、算法复杂。为攻克信号处理的频谱分析难关,他买来数十本信号处理书籍,深入学习信号处理知识。白天他要从事数据处理工作,只能靠晚上在家啃书本,往往学到凌晨一、二点。经过两个月的攻关,他终于弄懂了频谱分析的原理及算法实现,突破了课题的“瓶颈”,顺利通过了编程调试和验收测试。实用结果表明,这一系统对及时分析火箭飞行中各系统工作状态,为发射指挥部及时了解火箭飞行情况提供了有力依据,促进了中心测控数据处理水平的飞跃。这一系统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车著明和他的课题组也被评为优秀课题组。
对于数字,车著明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常年累月与各类数据打交道,他不但体会不到工作的枯燥与单调,反而有一种近乎痴迷的喜爱。今年初,中心准备将车著明等人研制开发的《遥测信息快速处理系统》进行软件适应性修改后投入使用。在完成自己研制的《速变参数处理》软件适应性修改后,考虑到3名最初参与系统软件研制的同志已经调离了中心,车著明又主动担负起他们研制的《缓变参数处理》软件的适应性修改工作。
在常人看来,由于逻辑思维习惯的不同,要理解、吃透别人研制的软件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它甚至比重新开发一个软件还要困难。车著明不厌其烦地研究每一条指令,一行一行地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奋战数十天,终于彻底读懂了这一软件,根据任务需求一一进行了适应性修改,并发现、更正了软件中隐藏极深的错误。5月25日我国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发射任务中,这一系统第一次参加任务,便提前获得了负20秒至450秒的火箭飞行数据,保证了发射任务的安全、圆满成功。
在完成一项项具体数据处理工作的同时,他还进行了大量课题攻关与论文撰写工作,取得累累硕果:实时落点计算模型研究、最佳弹道估算方法研究、测量信息选优排序精度论证、测控应用软件包软件设计等一批项目获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他本人也获得全军首批优秀科技人才岗位津贴、总装优秀人才奖,并多次被评为与优秀科技干部,被公认为测控数据处理的“权威”。
“火箭医生”:毛万标
试验技术部副总师毛万标不苟言笑,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他,他仿佛总在思考什么问题。但记者一采访,便发现他其实很内秀、很谦虚,说话不紧不慢,遇到记者听不懂的地方,他总是耐心解释,直到你听懂为止。
1993年5月,中心派毛万标和几名同志到航天科技集团学习。所学的“长三甲”运载火箭是一个新型号,采用了上百项新技术,代表当时我国运载火箭的最高水平。毛万标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从第一天起,就全身心投入学习,虚心向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请教。为加深记忆,他采用“图纸分解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将控制系统箭上和地面设备仪器近百张电路图,分解成一个个独立、清晰的子系统,反复研究,来回剖析,达到了可以默画其中任何一部分电路、熟记电路中每一个组件特性和品质的程度。
因工作出色,1996年毛万标被调往中心试验技术部,担任控制系统的系统工程师,负责对火箭控制系统的测试工作进行技术把关。毛万标不再满足于看懂电路图、熟悉系统工作原理,而是要深入了解系统的设计思路,直至可以进行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分析。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火箭测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定位,作出处理,他非常注重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发射任务中,初次“挂帅出征”的他就显示出不凡的水平:发射阵地第三次总检查中,火箭外测分系统加电测试后,某外安设备参数下跌为零,5秒后又恢复正常。
毛万标通过对以往测试情况的分析,认为这是一起产品故障,必须彻底弄清机理和原因。他严格按照“定位准确、机理清楚、故障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五条质量归零放行标准,与生产研制单位共同拟定了查故方案,最终查明是设备主板受损导致加电通路阻塞,避免了一起严重的技术责任事故。
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任务期间,火箭三级箭体的一个活门发现了丝质多余物。按一般程序,清除该多余物即可放行。然而,毛万标却想得更多:多余物是怎么进去的?其他部位还有没有类似多余物?在他的建议和坚持下,测试人员用医疗胃窥镜对各活门和发动机管路进行全面检查,彻底消除了隐患。
不断创新试验技术、试验理论和试验方法,提高中心综合发射试验能力,是毛万标心中永恒的标靶。他从创新测发系统的训练方法入手,研制开发出《运载火箭计算机交互式模拟训练系统(控制部分)》,解决了中心测发系统参试人员训练没有实装设备的难题,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他编写的《质量与技术安全评审规范》,已作为火箭发射场测试质量评审依据;他编制的《氢氧三级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操作规程》,已作为国家标准于2000年9月颁布;他参与编写的《技术安全规范》获科技进步三等奖。
人大代表:赵梅
上百台计算机荧屏闪烁,工作人员正在对星、箭、地面设备进行最后一次检查联试。在几乎清一色的男子汉中,一位瘦弱的女测试人员格外引人注目。只见她时而聚精会神地监测着设备运转情况,时而认真细致地记录、计算。她,就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控技术室女工程师赵梅,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既要当好代表,更要精通本职。这是赵梅的誓言。刚入伍时她是遥测系统监控台一名普通的操作手。面对排排机柜和纷繁复杂的插口、线路,赵梅白天熟悉设备元件与操作程序,晚上加班学习基础理论与设备原理。她口袋里经常装着一个笔记本,把不懂的问题记上,有机会就向老同志们请教。就这样,经过2个月的边学边实践,赵梅不但全面掌握了整个监控台的系统原理、操作规则、信号流程,而且还圆满完成了任务中的安全监控任务。
初战告捷,赵梅并没有洋洋得意。执行任务中产生的一个疑惑深深地吸引住了她。那时候,遥测系统日常设备保养检修与任务中的联试联调,一般都是在给发射机加高压工作状态下进行。然而,细心的赵梅发现,在这种工作状态下检测设备,监控台工作柜上一个监测指示灯始终无法显示。
为解释这一现象,她请教了几任监控台老操作手,可由于设备使用年限较长,中间又经历了几任操作手,谁也无法说清楚这一批指示灯究竟起何作用。一次次地测试、一次次地调制,疑团始终无法解开。无意中,她将发射机工作在负载而非加高压状态,这一指示灯竟然亮了!
由此,她顺藤摸瓜,终于找出了设备检查调试过程中发射机的正确工作状态。这一发现不但节省时间,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加高压导致漏发安控指令的严重后果,从而大大提升了实战中地面安全遥控系统的性能。后来,赵梅据此撰写了《监控台工作方式改进设想》的科研论文,提出了实现监控模拟化的初步构想。这一论文荣获原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今年初,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卫星发射任务,中心把某型雷达改造任务交给了赵梅。由于爱人也是中心的技术骨干,接到这一重担后,她一狠心把嗷嗷待哺的孩子送回了贵州老家。
近两年来,赵梅在完成室里各项工作的同时,还在执行中心及兄弟单位历次卫星发射任务中,圆满完成了数字数据网络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等研究开发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中心测控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水平。
幕后英雄:姜盛平
工程师姜盛平自毕业以来,已在卫星发射结果处理组战斗了整整十年,出色完成了20多次卫星发射高速摄影任务,可他自己却从未入过记者的“镜头”。
高速摄影仪是在卫星发射-1秒到8秒这一时间段内,提供火箭飞行状态、数据及相关图像信息的唯一设备,帮助地面安全控制人员做出安控决策。近年来,由于零部件老化,设备故障频出,性能极不稳定。姜盛平一刻也不敢懈怠,与故障较上了劲。
针对设备电气柜老化、某支路耦合器接触不良的问题,姜盛平连续奋战三个昼夜,白天在发射场坪拍摄资料、调试设备,晚上连夜冲洗胶片,并与以往资料认真进行对比,终于将故障准确定位在某电路芯片上。更换芯片,设备恢复正常。
此次任务前夕,姜盛平决心对设备同步控制系统、B码解调终端、数据采集系统、电源等主要部件实施一次大“手术”。
姜盛平家在西昌,攻关开始后,他一个月难得回一趟家。一次孩子生病,高烧到39摄氏度,他也只抽出一个星期六的时间回去看看,第二天便出现在机房。为完成三个控制机柜中七百多根走线的焊接、调试工作,他往往一大早便来到机房,一直焊到深夜,眼睛经常被松香熏得通红,有时候一不小心还把手烫出个泡。
姜盛平的工作间是中心最为艰苦的点号之一,一间房子孤零零地座落在荒山坡上,别说吃饭,就连生活用水也成问题。但是,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里,姜盛平总是把那台时常耍点“小性子”的高速摄影仪摆弄得服服帖帖,每次任务评审他的岗位总是全站第一。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了火箭顺利腾空,我甘愿做‘幕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