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9日电 “2003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已经圆满落幕。中国青年报报道说,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开展三年来,有近万名海外优秀学人怀揣报国热情回归,他们或创业、或投资、或就业,形成了一股挡不住的回国创业冲击波。
一个人,带动的是一个产业。当选“天津杰出留学回国青年创业者”的国际基因领域知名学者王磊,归国后短短1年,便聚集了散布在海内外各地的48名从事生物芯片研究的实力派学人,其中80%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研究经历;又是短短的1年,36项专利诞生,优秀人才的“聚合裂变”效应开始呈现。
闫长明的经历特别让人体味到“人才链”的魅力。1997年,闫长明带着煤炭燃烧中的硫处理技术回国推广,四处碰壁。但就在碰壁中,闫长明发现,国内经济的腾飞,还需要更多的第一流的技术与资金的中介、管理与推广人才。从2001年开始,闫长明将自己在加拿大公司的主营业务定位于投资咨询和中加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并已成功地中介了多个成果,有的项目还成为国家863项目,闫长明则被朋友戏称为“国际红娘”。
以陶庆华为代表的优秀管理人才,更是直接带来国际最前沿的风险投资运作理念和实务。在2001年的“海外学人创业周”活动中,陶庆华了解到,一些海外学人由于缺少起步资金的支持,缺乏对国内市场的了解等因素,很多好项目进展缓慢甚至“流产”。在活动期间,陶庆华还结识了王少剑、骆奇、王旭等一批志同道合的海外学人。在共青团中央领导的鼓励与支持下,他们很快达成共识,创建了一个专门为海外学人回国创业提供资金融通和孵化服务的“海外学人创业投资基金”。
报道说,海外学人回国创业,不仅是人才资源的回归和看得见的财富创造,更给国内带来人才观念全方位的冲击与突破。起初,有些地方以为这些优秀人才的归来,仅仅是走马观花、参观考察,但看到他们的真才实学开花结果,不由得折服。河北省秦皇岛市为了做好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工作,从今年开始市财政单独列支,下拨专款。海外学人每到一处,会见、接待和洽谈都成了当地的“一把手工程”。
与海外归国学人的近距离接触,让国内的许多决策人士既看到差距,又充满信心,对身边人才的价值有了准确的估价———人们不无惊讶地发现,我们在很多科研的前沿领域并不落后,或至少是差距不大。科学地建立人才团队,优化人才成长的环境,成了许多地方政府部门的当务之急。
报道说,通过多年来的海外学人回国创业拉动,共青团中央目前已经设立了一个超过万人的青年精英人才库,其中有许多是本土人才。这个人才库,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知名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求索的重要目标。(记者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