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十二月二十八日电 (记者林峰)西南林学院副院长杨宇明教授昨天在此间表示,经过多年的保护管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不仅得到了有效保护,而且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调查监测表明,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相比,森林覆盖率上升百分之三点九八,生物量增加一倍以上,主要大型野生动物种群有所增加。其中弥足珍贵的亚洲象已由七十年代的一百余头,增加到现在的二百五十头以上。
杨宇明是在进行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00四至二0一五总体规划评审会室内陈述时作上述表示的。
作为此规划编制的主要负责人,杨宇明说,云南省南部边界靠近老挝、缅甸的十四个县,是中国亚洲象的唯一分布区,而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又是现有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这里拥有中国亚洲象种群个体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左右。
西双版纳州林业局副局长李忠清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目前保护区内的亚洲象数量大约在二百五十头到三百头之间。在勐腊保护区,甚至一天内有八十头野象出现的情况,而且在一些村寨周围已经频繁出现大象的踪影。
据悉,由于保护区植被的恢复,森林面积的增加,亚洲象食物源植物生长范围在不断缩小。大象种群数量的增加,它们为寻觅食物,常到农户的农田、耕地里觅食,不仅破坏庄稼,有时还伤害家畜和人员。由此造成的补偿办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杨宇明教授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亚洲象作为一种濒危物种,对其所在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保持,具有关键的作用,保护了大象及其生存环境,也就保护了其所在地的生物多样性。
他表示,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新规划中,除设立野生动物救护站,还将进行大象食源基地建设,用人工种植芭蕉、竹子、甘蔗、玉米、牧草,为减少人畜受到大象伤害,还将设立生物隔离林带、围栏及防象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