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在伊拉克重建招标中,封杀了那些没有支持伊拉克战争的国家,中国也赫然列在“黑名单”中,但中国的企业集团仍在尝试通过“曲线”路径,参予这一涉及上千亿美元的商业竞争
本刊记者/朱萍
萨达姆的突然被俘,让伊拉克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但是,更多中国商人所关心的,却是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在12月9日发布的一份备忘录。
在这份备忘录里,美国将在伊拉克重建招标中封杀没有支持伊拉克战争的国家,中国也赫然列在该“黑名单”中。这意味着,中国许多企业集团为伊拉克重建竞标的筹备努力也许将前功尽弃。
痛失巨大商机?
中国外交部对此做出了反应。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2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伊拉克重建应该各国平等、共同参与,有关国家在伊拉克的合法权益应得到充分尊重。
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主任马宪生介绍,此前已有多家中国公司为参与伊拉克重建项目招标做了准备,包括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中国建筑总公司、东北的轩辕公司、深圳的华为公司等大企业。
“这些公司都派人去了伊拉克或者伊的邻国,但是成效不大,”马宪生指出,竞标的一大难点就在于谁是真正的招标者还不明确,伊拉克现在没有政府,究竟是美国操纵公司进行招标,还是伊拉克临管会抑或将来的伊拉克民选政府拍板,目前尚无定论。
“但政府一直很关心中国企业能否参与伊拉克重建,”马宪生强调,政府机构与企业自身仍然在为获得参与重建资格而努力。
而商务部新闻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中国无缘参与伊拉克重建已成定局,因此讨论中国企业进军伊拉克意义不大。
据美国研究机构预测,伊拉克战后重建将耗资1000亿美元以上。而此次的重建合同金额高达186亿美元,资金由美国国会提供,项目包括修复基建、产油设备和电网。五角大楼将计划选择4个大型的承包商来承建这些公共设施重建项目,而其他国家只能竞标一些较小项目的二级分包商。
毫无疑问,美国将把利润丰厚的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分配给本国公司。
不仅如此,重建中的竞标竞争也将相当激烈。据国外媒体报道,准备到伊拉克竞标的外国商家都必须到美英联军临时当局的下属机构进行登记,而现在登记的商家已达到1万余家。
放弃还是努力
马宪生告诉记者,政府为中国企业参与伊拉克重建做出了巨大努力。在今年7月,外交部就组团到伊拉克就恢复中国驻伊拉克使馆做准备,商务部也组织了采购团、贸易团、大型承包团前往考察。许多中国企业还曾前往约旦、叙利亚、土耳其等伊拉克周边国家,试图能从这些邻国突破进入伊拉克。
就此放弃,还是继续努力,成为中国企业的一个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张晓东认为,“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美国仍然需要寻求其他国家支持,也许做不到在非常公平的平台上竞标,但是在小项目上中国还是存有机会的。”
他指出,因为美国国防部主导了伊拉克战争,也希望主导伊拉克重建,所以长期以来的单边色彩在这次重建中照样无法抹去。但是,美国国内在伊拉克重建上也有不同意见,美国并不期望与联合国以及其他反战派欧洲国家把关系闹僵。备忘录刚出台,就招致了俄罗斯等国家威胁要进行报复。布什随即软化,向这些国家做出保证,称他“保留了在未来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据马宪生透露,中国有企业力图“曲线”参与重建,比如争取分包合同、劳务合同、建材供应合同。
根据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新闻公报,已在伊拉克签署了合同的美国大公司会把项目分包给熟悉伊拉克情况、在伊拉克有过建设经验的公司,而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仍然很有竞争力。
早在1996年底,联合国与伊拉克签订“石油换食品”计划后,中国就曾积极组织有关公司参加伊政府招标。到2000年底时,中国有60余家公司参与了“石油换食品”竞标,并与伊拉克签订了650余份出口合同,总金额超过16亿美元,已经获得联合国批准的有近500份,金额约13.4亿美元,其中包括中石油、东方电力、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建筑总公司在内的25家企业拿到了订单。
中国的小商品、机电设备、家电产品等在伊拉克的口碑也很好。
此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是中伊两国合作的传统项目,在海湾战争之前中国企业就曾承建了大量项目;而在生活上所需要的服装,装饰类纺织品以及机场、高速公路等一些基础设施重建所需要用的工业纺织用品,中国在价格和质量上都有优势。
焉知非福
尽管重建市场诱人,但是,高利润必须以高风险作代价的定律在伊拉克照样上演,伊拉克的商机并非如阳光一般灿烂。
从短期来看,伊拉克的重建资金缺口很大,石油生产尚未恢复正常,国际捐助的实际到位数也不明朗。
而统计资料显示,伊拉克曾有因为社会动荡拖欠中国工程款项的历史。从1986年到1990年7月,伊方在延期付款下共欠中国贸易和承包劳务款约10.87亿美元,其中中建公司、中国路桥集团都成为海湾战争时工程欠款的受害者。大企业集团风险不小,而小企业与个人则更需提防上当受骗。
日前,中国外交部赴伊拉克复馆小组孙必干大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在伊拉克存在着一些中国人利用伊拉克重建商机欺骗同胞的行径。一名姓陈的中国人以招工为名,向三名福建人索取了每人3万元的“劳务费”,但这三名中国人在抵达巴格达后,由于当地安全形势险恶,找不到工作而陷入困境。
这种淘金陷阱还在继续,在伊拉克的重建市场上并非随地可以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