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台商:推进两岸“三通”说明书符合台商心
中新社福州十二月十八日电(记者陈国明)国台办本月十七日发表题为《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积极务实推进两岸“三通”》政策说明书后,大部分在闽台商为此感到鼓舞。他们纷纷表示,国台办的说明书符合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的心意。
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建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心情激动,他认为,国台办的说明书正说出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的心里话。他说,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都会欢迎这份说明书,因为台商盼两岸直接“三通”已经很久了。两岸没有实现“三通”,其人员和货物的往来不仅费时,且增加了许多费用。现在每年进出大陆和台湾的两岸民众至少有数百万人次,不能“三通”使两岸同胞往返两地之间极为不便。因此,“三通”对两岸民众来说是福祉。他希望台湾当局能体察民情,顺乎民意,及早实现两岸全面直接“三通”。
福州统联文具礼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对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来说是一大利好。就以他的公司为例,因在祖国大陆创业十多年,现在祖国大陆有二十多个分公司,产品有一千多种,不仅销售全国各地,而且远销深入海外。每年因业务关系,要多次往返两岸之间,深感两岸没有实现“三通”的不便。同时,他列举了灿坤公司有数百名台湾员工,每年往返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费用,比直接往返要高过数千万元。他呼吁台湾当局,要从台湾民众的利益考虑,只有尽快实现两岸“三通”,才能进一步刺激台湾经济的复苏。
在琼台商的心声:“两岸‘三通’越快越好”
中新社海口十二月十八日电(关向东傅少强)六十年代出生的台湾高雄人吴先生,来海南投资十年,如今他担任一家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海口、昆明、贵阳、苏州、温州已经有二十多家连锁店。
今天在他的海口店,几位不同时间来海南投资的台商小聚一起,热切议论着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刚刚发表的“三通”政策说明书。
“‘三通’对于在大陆投资的台商而言,显得尤其迫切”,一九八七年就来海南投资农业的陈老先生,也是一位杂志编辑人,他有些激动地说,“两岸‘三通’,越快越好,这是广大台商的心声。国务院台办的政策说明书表达了几十年来中国政府、中国人民的心声,站在民生的角度为两岸百姓利益考虑,我们举双手赞成。我们希望通过实现‘三通’给两岸人民带来双赢的局面,使两岸的百姓共同走向富裕。”
七十年代出生的郑先生,在一家台资集团任经理,该集团专门为大陆的汽车厂家生产配套产品。他表示,来大陆工作是许多台湾青年人的愿望,因为快速成长的大陆市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年轻人可以在这里施展个人的抱负。仅他工作的海南厂,就有五十多位从台岛派来的工作人员,许多人都很年轻。
谈到“三通”的迫切性,郑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如果两岸直航,工厂生产所需的配件、原材料从台北或台中运来海口,连报关最多需三天时间。如今必须经过香港转口,原则上在香港结关之后还必须在海上停泊两天,才能驶往海口,前后需要一周时间。如此一来,工厂成本因为没有实现两岸‘三通’提高百分之三十左右。”
“郑先生遇到的问题非常有代表性,这是投资大陆的台商共同遇到的麻烦”,投资“三产”的吴先生接话说:“海口到高雄如果直航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的航程,现在必须经过香港转机,有时需要半天时间,回家成了需要精心策划的一项活动了。再比如我们要对人员进行培训,运进一些台湾的原材料,成本都非常高,使得原本是人工费用高、材料费用低的行业,成本倒置了。”
同座的海南省政府、海口市政府的两位官员表示,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积极务实推进两岸“三通”,令两岸经济贸易往来更加便利,对两岸民生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