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2月25日 星期三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中新百货 |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油荒”背后的思考:尽快建立油价决定机制

2003年12月18日 14:55

  中新网12月18日电 财经时报报道说,燃料油、汽油、柴油等成品油近来成为最紧俏的产品,而中国今年石油进口将达1亿吨,石油储备亦进入实质阶段。业内人士认为,“油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的缺陷——只注重能源资源的垄断而忽视了对石油价格的控制。因此,应尽快根据大量需求石油并影响国际油价的特点,建立自己的油价决定机制。

  报道称,专门从事石油市场信息调研的咨询公司北京金凯讯总经理涂斌兴指出,成品油短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各大炼厂利润下降,纷纷减产,致使成品油供给量减少。

  涂斌兴分析,中国成品油的来源,主要是从国外进口原油并在国内炼厂加工。进口原油的价格一般依据欧洲市场价格;伊拉克战争后,国际原油价格并没有回落,造成中国各大炼油厂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利润空间急剧缩小,很多在完成今年生产任务后开始检修设备,等于停产了。这就造成近期国内成品油市场供给大量减少。

  同时,中国的成品油价格是采取对国外市场成品油价格加权平均的方法制定的,即在加权平均的价格上涨幅度超过8%后,中国才对国内成品油市场进行相应的幅度调整,结果国内成品油价格明显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些炼油厂开始大量将柴油等成品油出口国外,获取利润。

  该报近日从国家发改委得到的消息是:“已经意识到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弊病”,正在着手进行定价修改之前的市场调研。

  很多业内人士呼吁,中国在加强和主要石油产地合作的同时,必须加强力量制定自己的石油价格体系,或者最低限度影响到亚洲原油市场价格的走势。否则,即使中国控制了大量石油资源,由于价格被其他国家控制,中国的石油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

  报道还称,一些中国石油专家指出,日本并不生产任何能源,但日本现在利用能源消费大国的优势,控制了亚洲很多能源的交易价格。这种做法值得中国研究借鉴。

  此前《华尔街日报》曾撰文指出,中国对于能源的大量需求将改变世界“能源地图”,但因为中国不能控制石油价格,只能成为这种改变的最终买单者。(钮键军)

 
编辑:闻育旻

更多精彩经济新闻:中新财经
相关专题:中国财经媒体内容精粹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