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十几年来,中国电影几欲发力未果,一个原本蕴藏巨大市场的行业,竟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不久前,中国电影颁布的新规定,使制片改革又向前小心翼翼地挪了一小步
本刊记者/李堕
12月1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18号(《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19号(《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令开始实施。这是自1998年电影局尝试出台“单片许可证”办法后,电影改革再次推进到了电影制片领域。
十几年来,中国电影几欲发力未果,至今非但没有前进的迹象,反而屡遭败绩。
一位电影局官员接受采访时感叹,“十几年前全国电影票房还有20多亿,现在每年只有10亿。大部分的国产片都在赔钱。”
而刚刚发展了两三年的网络游戏业的产值去年也达10亿。很难理解,一个原本蕴藏巨大市场的行业,竟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制片的改革已经到了决定生死的阶段。
99部电影分2.5亿元的票房,
每部影片也就值200多万元
华星影城是北京第一家五星级影院,有五个放映厅,1200多个座位。“我们现在片源严重不足,像华星这样的规模,每周要有四五部新片上来,一年至少要可以消化200部电影”,影院总经理路遥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虽然国产影片每年100余部,但有一半进不了电影院。因为他们太不争气,没有票房。一场下来两三位观众,还不够电费。有些电影去街上拉人免费看,都没人愿来。”
北京的影院有100余家,但放映电影的只有10多家。以华星为例,在1000多万人口的北京市,去年走进华星的观众只有45万人次,“这个数字就可以看出电影消费在文化消费中是一个什么位置——举个例子:今年国庆7天假,全国的电影票房是300多万,而西单图书城的销售额是3.2亿。”
在如此狭小的市场,即使进口大片分到的也只是一口汤。在国内,进口大片发行最高是2000万~3000万元人民币票房,制片方分得14%,只有50多万美元,所以外国制片商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一直是“搂草打兔子”,赚到一笔是一笔。
据路遥讲,《黑客帝国3》在中国与世界同步上映只是一次试验,很难再有下文,而《指环王3》在中国的上映档期恐怕就要等到明年4月了。
去年国内院线票房奇迹《英雄》,事实上是一个特例,它拯救了国产片市场。
去年全国电影票房是10亿元,其中,进口大片占5亿元,国产《英雄》竟占2.5亿元,“如果按官方说法,国产电影年产100部,由剩下的99部电影去分那2.5亿的票房”,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说,“每部影片也就200多万元的票房。”
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在一次和青年导演的座谈上解释,“每部影片按30~35%的分账比例,我们可以拿回100万。但每部影片就需要30万元宣传发行费,60~70万元拷贝费。这样算来,在投资的制片环节上,我们一分钱都没有拿回来。”
本刊记者从电影局了解到,目前全国有35条院线,容纳影院1200多家,共有约2000块银幕;其余正常放映的影院有3000多家。也就是说,每65万中国人才拥有一块银幕。
“电影行业,好听一点说是稳中有升,难听一点是苟延残喘”,尹鸿说,这种局面和电影业所调动的资源是不成正比例的。
每一个资本的毛孔中间
充满了赢利的渴望
电影产业在中国,是一个政策主导的行业。
“本来1995年电影形势非常好,拍出了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长大成人》、《红粉》、《红樱桃》等叫好又叫座的国产片,而且75%是社会资金的投入”,尹鸿接受采访时说,“但1996年召开长沙电影工作会议,政策有了转向,电影产量开始逐步萎缩,以至到了1998年、1999年,每年只出产40多部国产电影。”
1998年电影局做出尝试,出台“单片许可证”办法,即非国有公司可以有条件取得拍片的权利。这是制片领域的第一步改革。时隔5年,18、19号令的又使制片改革向前小心翼翼地挪了一小步。
中国电影的这一次转机的迹象出现在2003年11月13日。那天在电影学院,国家电影局和20多位青年导演进行了一次内部对话。电影局局长童刚、副局长吴克和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都作了发言。
吴克对新的政策进行了官方解读,“18号令规定了如何拍电影的程序,一般的影片只需要提供梗概就可以了。这是对大家的一种解放。”
按照新的规定,国产电影除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特殊题材、国家资助影片、合拍片四类外,不必再向电影局申报剧本,只需提供1000字的故事提纲即可;与香港合拍的影片,不限制故事发生的地域,不限制演员比例;与外国合拍片演员比例为1∶1从今年的国产电影创作数量来看:到现在为止已完成的和正在摄制的影片有190多部,其中国有电影制片厂、民营公司和合拍片各占1/3。
同时,吴克详细解释了四类必须审看剧本的影片。第一,重大国内和历史题材,比如拍百团大战,历史上的名人、皇帝;第二,重要文献影片,也就是新闻纪录片,第三类是特殊敏感题材,指的是涉及司法、公安、军队、民族、宗教等;最后一类就是合拍片。
所有政策改革的目标就是为了“好看、卖钱”。
从事电影行业30年的韩三平说,“大家不要看不起商业电影,要从消费者手里拿到电影票钱,没点本事做不到的。”
韩三平还表示,中影集团每年能够提供2.5亿~3亿元的资金,“但这些资金都带着一个神圣的使命——赚钱。每一个资本的毛孔中间充满了赢利的渴望。”
民营制片公司开始赚得多数票房
作为2003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最大亮点,民营制片公司开始成为票房市场的主力,尽管量不是最多的,但票房占了大部分。去年表现最抢眼的就是新画面公司,它投拍的《英雄》创下2.5亿元票房,上交了750万元的税和2000万元的电影基金。
华谊兄弟公司制作的3部电影:《天地英雄》票房4100万元;《卡拉是条狗》投资530万,票房、VCD和电视台版权一共卖了1000多万元;冯小刚贺岁片《手机》即将上映,据华谊兄弟总裁王中军估计可以达到3000万元的票房。
对于影片的投资与收入,民营公司都有一笔清晰的账。华谊兄弟公司总经理王中军向记者介绍,华谊公司每年投拍4~5部电影,一部七八千万的大片,一部一两千万的中片,两部500到800万的小制作,以这样的结构规避风险。这几部片子在国内电影总票房在1亿元左右,占全国总票房的1/10,国产片的1/3。
电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中国电影面临的不仅是市场风险,同样还有政策风险。
“而最后所有的风险都可能转嫁到制片上来”,王中军说。对民营公司来说,今年最大的政策变化在于他们取得了和国营制片厂一样的平等身份。作为改革试点,新画面和华谊兄弟都得到了“合资拍片许可证”和“独立发行影片许可证”。
“现在我们和北影厂最大的区别只是没它那块地,没有50年的积累,其他都一样”。
即使在筹拍《英雄》的时候,新画面影业公司还没有得到这个待遇。董事长张伟平向记者回忆说,“我们必须花几十万元,找一个有合拍权的国营公司当婆家,传递文件买厂标。”当时新画面找的是设在香港的银都机构,他们必须先把所有材料寄到香港,然后银都从香港寄到北京国家电影局,审批后再寄回香港,然后香港银都再寄给他们,前后要花20天甚至一个月。
而实际上,从新画面公司开车到电影局不过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