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4日电 人民日报今日发表文章称,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也许是巧合,也许是特意安排,这天,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获得2003年“联合国人权奖”。外交部发言人在谈话中说,邓朴方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促进残疾人人权保障,为中国残疾人状况的改善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获得“联合国人权奖”当之无愧。
文章介绍说,联合国人权奖始于1966年,是联大为庆祝《世界人权宣言》发布20周年,通过一项决议而设立的。此后每5年颁发一次。
文章称,中国人获得这一荣誉是第一次。把一项世界性的人权奖授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不仅是对邓朴方本人的赞赏,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事业的肯定。
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除了有识之士的发奋努力外,更主要的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中,通过健全法制、实施国家计划、动员社会力量、提供平等机会等重大措施,发展残疾人事业,建立并逐步完善残疾人人权保障体系,帮助和促进残疾人在事实上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残疾人事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事业,成为国家大局的一部分。
文章指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比一般人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残疾人事业作为人道主义事业,就是要显示人包括残疾人的价值,恢复并维护人的尊严,让理性、文明成为生活的主导,从而使每个人都生活得好,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最困难地步的残疾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不文明、进步不进步,残疾人的状况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准。残疾人事业与国家发展大局密切相关。没有残疾人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小康、全面的小康。
尊重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道德水准。“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了残疾人,其实也是在提高自身的文明程度;尊重残疾人,其实也是在为建设精神文明做贡献。(建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