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社会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一所艾滋病医院的难产

2003年12月02日 09:07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一所专业的艾滋病医院一直是曾毅的梦想,两年过去了,医院还停留在图纸上

  本刊记者/刘英丽

  建一所艾滋病医院,救治和收留那些没钱看病的艾滋病人或者父母双亡的艾滋病孤儿。曾毅2001年春天萌发了这个念头,但两年时间过去了,这座医院仍然只存在于他的想像里。

  曾毅,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艾滋病研究专家,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会长。这位现年74岁的老人,每天在忙碌的事情不仅包括继续进行艾滋病检测和防治研究的工作,他还扮演着社会活动家的角色,不懈地为艾滋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奔走。

  而修建中国第一所专门收治艾滋病人的医院是他一直的梦想。

  曾毅是中国第一位发现艾滋病病毒的专家。1982年艾滋病毒经美国血液制品传入中国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公民都还不知道“艾滋病”为何物。当时,曾毅正致力于治疗儿童血友病,在用药的时候发现从美国进口的一种药物——第八因子有异样,后来,他从中分离到艾滋病毒。这是中国首次分离到艾滋病毒,也是中国开始真正认识“艾滋病”的开始。

  曾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1984年,他开始了对艾滋病的研究。而这时,艾滋病毒已经开始在中国悄悄地蔓延了,且速度惊人。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2003年,中国艾滋病毒感染者已有84万人。

  严峻的事实使得曾毅无法只呆在实验室当中。1997年,在他的倡导与努力下,中国第一个艾滋病展板宣传在广州举行,继而推广到了全国。曾毅后来在艾滋病公益圈子的名声很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已经多次就控制艾滋病蔓延上书中国政府。曾毅意识到,只有政府对艾滋病有足够的重视,各种预防宣传工作才容易开展。

  等到2001年,曾毅来到河南上蔡县的时候,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有的村子里的艾滋病感染率已经达到40%左右,而且很多村民因为家境贫穷而无法得到医治。

  从上蔡县回来,曾毅对基金会的同事说:“我们一起想办法修建一所专门收治艾滋病人的医院吧。”

  曾毅说这句话的时间是2001年4月。他希望这个医院还能为掌握艾滋病患者第一手资料创造条件,有利开展临床科学研究,同时作为载体加强中外关于艾滋病研究的学术交流。

  很快,基金会拿出了一个建医院的初步方案——“艾滋病防治院”具体实施方案。方案详尽地列出了机构设置、管理方式,等等。

  2001年修建医院的预算约为1700万元人民币(按照200张病床计算)。因为是一座民间医院,启动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向国内外团体和慈善人士募捐,二是向政府申请项目资金,三为基金会投入。

  在曾毅刚开始提出这个动议的时候,不少华侨对此表示了深厚的兴趣。“有的华侨表示拿出100万、200万应该没有问题”,基金会秘书长许华回忆。

  曾毅和整个基金会都在为未来的医院而兴奋。然而国外捐款迄今为止都没有真正启动,据许华介绍,两次大的事件影响了国外华侨的经营状况,影响了他们捐款的积极性 9·11事件与今年春天的SARS。

  基金会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国内的捐赠上。他们专门请来了一位公益事业策划方面的“能人”——曾经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做过大型策划的何汉,已经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十余年的他曾因为几个著名的策划得到过几个亿的捐款。

  来到基金会后,“能人”何汉承认“事情确实比想象中更困难”。“艾滋病”在人们的观念里往往与性、吸毒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在筹款的时候,何汉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很多国内的企业家不愿意为艾滋病捐款。

  不久前,何汉去广东筹款,东莞一家经营电器的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家答应捐助40万元。几天后,这位企业家面露难色地对何汉说,在公司的董事会上,他的提议遭到激烈反对。理由是,对企业的形象有损。

  有两笔捐款是令他们感动的,一笔600元,一笔1000元,没有标明出处和姓名。“都是个人捐赠,后来我们才知道其中一笔是个70多岁的老人捐赠的,他靠着退休金生活也很不易,可是却拿出1000元捐给我们。”

  困难不只限于筹款,医院的选址问题也几经周折。

  医院筹建之初,地址选在丰台区,但是那个地方“就在南四环边上,离居民区太近”,基金会主动放弃。

  2002年,基金会很高兴地发现北京南郊大兴区的一个地方很适合修建医院——占地50亩,周围环境很幽静,适合病人治疗与养护。许华在心里筹算了一下:“可以修建一座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设200个病床的专业医院。”

  与当地政府的谈判很顺利,”但是很多村民“有意见”。医院的项目最终还是没能通过,婉拒的理由是:这里有高压线,不宜建楼房。当地百姓真实的担心是,医院会污染水源,会破坏风水,别人会误认为是当地的艾滋病很严重,影响招商引资等等。

  许华们后来在密云又看中一处地方,“也因为相同的理由被拒绝”。就在记者结束采访时,基金会又在房山区找到一处地方。从丰台、大兴到密云、房山,曾毅每次都会去实地考察,“几乎每次他都亲自去与当地政府谈判,希望能把艾滋病医院的初衷讲解的更加明白,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能不能拿下来,谁也没有底。这个地方是过去的一所部队医院的旧址,现在还有一些闲置的楼房。许华觉得,“周围的绿化很好,楼房里面的装修也可以直接用,10万人民币应该可以租下来。”

  这样比真正修建一所医院要省钱得多。即使如此,“购买装备、聘请医生等开支也需要500万元人民币才能启动”。两年过去了,这些还都是难题。 -

 
编辑:张明

相关报道:中国《新闻周刊》文章:“高加索银狐”黯然下台 (2003-12-01 10:58:49)
          中国《新闻周刊》:HIV“试验病人”的无妄之痛 (2003-12-01 09:36:28)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中国的AIDS困境与现实 (2003-12-01 09:34:11)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第一岛主”的幸福生活 (2003-12-01 09:07:56)
          中国《新闻周刊》:蔡琴:中年女人的极品(图) (2003-12-01 08:58:28)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台独”为何愈演愈烈? (2003-12-01 08:58:03)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