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展/文
今年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徐静蕾成为风头最劲的人物,因饰演《开往春天的地铁》获“百花奖”影后;又因自编自导自演《我和爸爸》荣获金鸡导演处女作奖。
《我和爸爸》让专家和观众对徐静蕾刮目相看。《我和爸爸》讲的是一个很单纯的故事———女孩小鱼因母亲的意外去世,有机会和从未谋面的不循规蹈矩的父亲住到同一屋檐下,谱出一段血浓于水的父女深情。情节虽然简单,但叙述的连贯性和节奏感较强,看过该片的多数记者和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部导演处女作影片,已属难得的流畅之作。
在《我和爸爸》的海报上写着:“这是一部著名演员的导演处女作;这是一部著名导演的表演处女作。”《红樱桃》、《红色恋人》的导演叶大鹰在片中饰演徐静蕾的爸爸,这是一个极难把握的角色。除了叶大鹰,片中还出现了诸如张元、姜文等一帮影坛大腕,最后仅出场10秒钟的新婚丈夫是由著名音乐制作人张亚东客串的。
曾经有人问她:“你的第一部电影就用一大帮名人,是不是想走捷径?”徐静蕾的回答柔中带刚:“我从来都没有走过捷径,现在的成就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得来的,因为我相信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她坦言,与叶大鹰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姜文是一个院子里的老街坊,用熟人是因为好调度、好控制,《我和爸爸》只拍了1个月。
徐静蕾告诉我们,当导演的初衷是因为她长大了,也有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有想表达的欲望。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是很丰富,多种多样,每种情感都蕴藏着很多东西。她写离异家庭,是因为她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离异家庭,包括父母有一些问题的也比较多,她认为这是一种现象,可以拍成比较有意思的故事。
第一次当导演,徐静蕾的感慨还是很多:“导演在拍摄现场捕捉细节甚至比在剧本写作阶段的设计更为重要。但由于我自导自演,我失去了很多在镜头后观察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作为导演最重要的一点,是能保持客观冷静,并能从自己的影片中走出来。”
对于与叶大鹰的合作,徐静蕾很满意,她认为叶大鹰非常符合她心中父亲这个人物的形象,对爸爸这个角色来说,表演的要求是很丰富的,不是很单一,她觉得他完成得非常好。“一个成功的片子一定要有互相的碰撞的,在现场你有什么意见我有什么想法,我觉得都可以接受,因为我自己也是演员,有体会,你必须给演员一定空间,他自己有对人物自己的理解。”
第一次拍片的压力,徐静蕾认为是来自于自身,做了多年的演员,她觉得别人的观点和看法对她而言是很重要的,但是也不会影响她自己对自我的看法,“电影是这样的,心里怎么想的与表达出来的东西还是有很大差别,做导演后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可能是以前自以为自己明白很多东西,但是自己拍戏后发现有很多不足,不过这是件好事,意味着可能是个提高的机会。”
对于在创作和拍摄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徐静蕾觉得经验和前期的准备都不是很充分,当到现场时发现两个人的关系或者是那种感觉,总是跟想像的不一样,包括怎么营造一个电影的气氛,她都觉得是比较缺乏的,她觉得这部电影开拍太仓促,有很多遗憾。
对于她和自己父亲的关系如何,徐静蕾毫不掩饰地告诉大家,她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小时候觉得我父亲很严厉,总和我瞪眼。长大以后,我发现他被很多问题困扰着,知道他不只是我爸爸,他还有他自己很多的问题,一些困扰着他,而他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小时候就认为他是因为教育我而存在,可现在发现我错了,我只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许只是他生活的一个调剂。其实《我和爸爸》表现的也是这么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孩子虽然很重要,但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父母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妻子与丈夫也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
拍完第一部电影,徐静蕾坦言,第二部戏所有的演员都会找最优秀的,“因为现在我基本上知道拍一部电影是怎么回事,导演是怎么回事,电影是一个合作的东西,你必须有很多很优秀的人来帮你来完成。因为即便是最好的导演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也需要有很多人来帮助你来完成。”
徐静蕾的下部新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近日在天津开机,第一男主角是姜文,男二号是刚刚拍完《恋爱中的宝贝》的黄珏。姜文演绎的是一个作家,而徐静蕾则是一个暗恋、苦恋他的女子,还为他生了一个孩子,不过,这一切都在她“死”后姜文才知情。据她介绍,这一部会拍成很惟美的片子,是一个非常感人的爱情故事。“我觉得一个片子能打动自己最重要,因为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想法,你不可能打动每一个人,最诚实的做法就是先打动自己,因为你不打动自己,就不可能打动别人。虚情假意的东西大家都会看得出来,作为导演首先不能把观众当成傻子,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就没办法让别人相信。”
她认为第二部电影对她来说非常重要,应该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所以压力很大。第一部是预热学前班的片子,拍第一部片子时觉得什么都很容易,觉得什么都懂,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自己演过那么多戏,就觉得很简单,所以人无知的时候就没有压力,稍微知道一点就觉得压力开始多了。(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