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前这一代的年轻人,多出生于台湾经济起飞的上世纪70年代以后,成长在台湾经济繁荣的90年代,他们从小过着好日子,在他们眼中,品味、品质与品牌,是身份的象征。为了追求这种身份的认同,并且持续好品质的生活,即使目前经济环境变差,这群年轻人仍不改以往的大胆消费习惯,一个个都是活在当下的“负债小贵族”。
负债 不忘追求品味
李茵茵(化名,27岁),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目前依然还有十几万元(新台币,下同)的就学贷款没有偿清,为了省钱,她跟小妹同住在一个小房间里,但是,她的衣着打扮却像个小贵族。
“我不能忍受自己用很烂的东西,倒不是要用名牌,而是我对品味有所坚持,但是,是有限度的坚持”,她说,“我不会去买Burberry包包,但是我用香奈儿的粉,烫两千到三千元的离子烫”。因为穿着打扮讲究品味,人们常常误以为她是个千金大小姐。“不要看我穿着这样光鲜亮丽,其实我很穷,有债要还”,她总是向对她有好感的追求者澄清。
在台湾,像李茵茵这样虽负债却不忘追求品味的年轻人愈来愈多。
10年内,岛内大学的弹性收费制度导致公立大学的学费涨幅高达124%。一方面,薪资增长速度赶不上学费涨幅;加上154家大学专技院校设立,跟上一代相比,这一代有更多年轻人有机会上大学,却有更多人必须借钱才能念大学。于是,这一代年轻人一毕业就负债的比例愈来愈多。
根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统计,8年来,高中以上申请就学贷款的人次暴涨8.7倍,光是2002学年度,就有高达58.3万人次申请就学贷款。高中以上在学生申请就学贷款的比率是14.15%,平均每100名学生就有14人借钱读书。
为了偿还贷款,当其它年轻人主张“为兴趣而工作”时,李茵茵却没有选择,只能接受薪水高一些,但是自己没有兴趣的工作。
相较于就学贷款,导致年轻人负债的更大原因,则是信用卡债务。
台湾前三大发卡银行的一位信用卡部门主管分析,20至29岁的持卡人有50%会动用循环利息,15%会预借现金,比例比起上一代高出甚多,“他们不用卡则矣,一用就是很多钱”。
有钱,才有人格
“有钱,才有人格”,27岁的作家郑桀心在《我没有男朋友》一书中,一语道破这一代年轻人“以消费获得认同”、“以品牌建立自信”的现象。
“有钱才能打扮自己,才会被慎重的对待,赢得人家的尊重。至少你的衣服不是190,因为路边摊的衣服是看的出来的!”郑桀心说。
在船务公司工作的林芝玉(23岁)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负债小贵族”,读书时就常常使用信用卡的循环信用利息的她,毕业至今3年间,欠下的信用卡债务超过30万元。
回想读书时,只要有空就想逛街买衣服、包包、鞋子,林芝玉不无自嘲:“别人有的,我也想要,一次一、两千,觉得是小钱,不知不觉,再回头已经是‘骷髅身’”。现在,每个月花月薪1/4偿还信用卡债务的她,依然要花上月薪的四分之一来唱KTV、喝下午茶、上餐厅。在她看来,欢乐费绝对少不掉,这是很重要的开销!
“活在当下”——负债小贵族的人生真谛
“想这么多做什幺?人生简单一点不是很好吗?”在新竹科学园区工作的郑希辰(25岁)说出负债小贵族的普遍心声。
“我们这一代会觉得,你真的不知道你会活到什幺时候”,郑桀心说。因为要活在当下,所以“大家都急着得到一些东西,因为现在脑力最好、最年轻貌美,所以现在消费、现在用最好”。她指出,这一代普遍舍得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即使欠债也无妨。
“负债小贵族”只管活在当下,他们相信,纵使有问题,问题也会被解决。“他们顶多觉得,大不了是爸爸爸妈妈付钱,我回家重新做人”——曾经在银行担任信用卡催收人员的郑桀心经过观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正面看负债:也是一种工作动力
不论是为读书而负债,或是为享乐而负债,负债小贵族欠债的目的是让自己快乐。只是,当快乐过去,还债的那一天总会到来。
一位经济研究员说,不用担心他们,欠一次钱,辛苦还债,他们就会学乖了。
“负债,至少让我对未来的人生路有多一点规划”,今年大学毕业,还有40万元就学贷款要还的阿泽这么认为。林芝玉则说:“我现在努力还债,正面来看,欠债是我工作的动力,至少我不会因为工作辛苦就辞职”。
“每次拿到信用卡帐单我都会吓一跳,然后告诉自己:好险,至少我身体健康,工作还在,不会真的还不起钱!”一位30岁,欠款金额难以启齿的上班族如是说。
还好,这些“负债小贵族”身体健康,找得到工作,否则,他们该要怎样预支未来,活在当下?
来源:台湾CHEERS杂志38期2003/11/1 作者:蓝丽娟(文章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