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施琅曁清廷统一台湾三百二十周年,海峡两岸都有纪念活动,纪念施琅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计利当计天下利”,我们今天纪念施琅,就是肯定他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功绩。
长期以来,施琅是一位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人们可能会以“正统”的观念来评价他,认为他从郑成功的得力部将降清灭郑,似是不忠不义。
也许有人仅从郑氏杀施父兄,施氏愤而报复来追究他们之间的个人恩怨;但从更加广阔的历史场景,从更多深入的历史资料来看待这一问题时,这些传统的观念和个人恩怨之说就可以摆到一边去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人可以入主中原,统领“天下”,少数民族也有这个权利。回顾历史,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并不只有满族人建立的清朝。秦起自陇西,大唐李氏也有少数民族血统,更不用说五胡十六国以及蒙古族人建的元朝了。
当然,人们在评价一个人物是否爱国主义者时,要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去具体分析。
我们认为岳飞是爱国主义者,是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虏、收复台湾,是爱国的举动,値得千秋万代景仰。
问题在于三藩之乱已经平定,清政府已经在中原巩固政权之后,台湾仍然作为割据之岛,孤悬海外,对整个中国的统一,尤其是海疆的防务安全很不利。郑氏政权成立的重要政治基础之一,是自郑成功以来所标举的“反清复明”的政治口号。
但到了郑经、郑克、郑克塽,被郑氏政权奉为“正朔”的永历帝早已下落不明,剩下的台湾“明郑”政权内部争权夺利,不可开交,已经没有了继续存在下去的理据和基础。
施琅的远见卓识首先在于他能在沉寂官场十多年之后,仍能心怀收复台湾之志,于永历三十六年(清康煕二十一年,公元一六八二年)二月上《密陈专征疏》,力主攻打盘踞台湾而又长期不听和议的郑氏政权。施琅身体力行,积极备战,终于在当年十月获得清廷允准,翌年六月十一日以战船三百艘、兵力二万会师福建铜山(今东山岛),十四日舟发铜山至澎湖。
先占澎湖,后大兵压境,终说服郑克塽同意投降。八月十三日,施琅正式入台受降。
历史的细节也能透露一个人的性格。施琅在收复台湾之后并不是公报私仇,对郑成功后人大开杀戒,反之,他建议清廷对郑氏后人、部属优礼相待,封公赐爵,谁都无罪。施琅在郑成功灵前致祭时宣读了情辞恳切的祭文:“自同安侯(郑芝龙)入台,台地始有居民。逮赐姓(郑成功)启土,世为岩疆,莫可谁何?今琅赖天子之灵,将帅之方,克有兹土。
不辞灭国之罪,所以忠朝廷而报父兄之职分也。但琅起卒伍,于赐姓有鱼水之欢,中间微嫌,酿成大戾,琅于赐姓,剪为雠敌,情犹臣主。芦中穷士,义所不为。公义私恩,如是而已!”然后“言毕泪下”。可见施琅亦是性情中人,并非无情无义。
施琅率师攻克澎湖,台湾不战而下,结束了海峡两岸多年的战争,使东南沿海和台湾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促进了台湾的发展。
施琅在历史上重彩的一笔是在平台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安抚郑氏集团、稳定台湾民心的措施。他及时上奏《恭陈台湾弃留疏》,备陈台湾必须纳入版图的重要性,批评清廷内部“留虽无益,弃又有害”的迟疑,更极力反对有人主张的将在台之汉人悉数迁回内地,根本放弃台湾的错误论调。
施琅独排众议,坚决主张将台湾收入版图。《台湾弃留疏》指出:“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乃江浙闽粤之左护。”“台湾一地,虽属多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勿谓彼中耕种,犹能少资兵食,固当议留。即为不毛荒壤,必藉内地挽运,亦断断不可弃。……弃之必酿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由于施琅的努力,清廷终于在康煕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诸罗县、台湾县、凤山县),隶属福建省。台湾从此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从主张渡海征伐,到坚决主张将台湾收入版图,施琅都是一个积极而坚决的人物。无论施氏的主观愿望如何,客观上他就是站在当时历史的潮头,适应了国家走向统一、稳定这一形势的发展,其正面的历史功绩是应该加以肯定的。历史有时有惊人的重复。
今天,台湾又面临着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是统是独,争论激烈。其实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台湾岛上不论是在朝在野的人士,都会作出自己的抉择。
历史潮流滚滚向前,统一符民心,合民意,顺应历史潮流,识时务者方为俊杰。今天我们纪念施琅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对激发爱国热情,对实现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来源:澳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