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中出现了反弹回升的迹象,但就业市场一直低迷,专家们表示,如果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则将成为经济复苏中的绊脚石。就业难的情况,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位在新闻界就业的朋友,当初一边辛勤工作、一边苦读计算机,待他两年前拿到各种证书之后,该行业却出现了萎缩,至今仍没有机会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美国计算机服务业将工作外包的趋势,也迫使许多华裔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
俗话说,西方不亮东方亮。在目前美国这样艰难的就业环境下,留学生回中国大陆寻找机会自然成为选择之一,但“海归”之途是否如意、能否潇洒走一回却另当别论了。旅居纽约的人大多会认识不少“海归”人士,其中不难听到勇往直前与折翼而归的海归故事。
10月下旬,昔日北京的同窗与室友X君到纽约开会,7年不见,X君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海归。X君80年代中来美,先学新闻,后来改修法律,毕业后在美国一家法律事务所工作,然后被派往香港,可谓如鱼得水,因为他不仅通国语,而且会广东话,再加上英文,自然成为该公司发展大陆业务的最佳选择,几年下来就成了合伙人。一年多前,被另一家全球以律师人数计算最大的律师事务所网罗,回到上海从事公司购并方面的业务,至今已在当地买下高档地产,至少“五年之内不会有变动”。
X君是胜者海归的故事。但也有一些回去之后,因为各方面不适应而选择回来的例子。R先生曾经在美国工作数年,为了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回到北京中央政府机关工作,但不久他就发现自己许多方面已经难以适应了。例如评职称、提薪晋职、购房优惠、评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事情令他非常恼火,这些本来正常的作业,却因为涉及太多的人际关系而十分复杂。一气之下,R先生到了一家外企工作,虽然工作较为满意,但最后不得不返回美国,因为R先生当初只身前往,家人留在纽约,为了家庭及孩子,最终不得不重返美国。
还有一位加州的“老海归”,早在1994年就踏上了归途,但经过一番折腾之后,最后还是选在洛杉矶扎根,从事与中美相关的业务。W先生从来就不甘寂寞,在奥勒冈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就一心回大陆创业,先后在几家外企以及大陆的民营企业任职。W先生虽然在1995年底就在IBM中国公司担任部门经理,但因与自己创业的初衷不一,再加上美国绿卡身分等问题,辞去了IBM的职务,同意到一家民营企业工作,准备在当初网际网络初生之际有一番作为,结果阴错阳差,到了另一家公司从事版权业务。没想到该公司业务调整,版权业务规模几乎化整为零,最终又转行到另一家公司,负责在美国的业务开发,干了几年之后发现该业务没有多大前途,最后决定自己创业。
W先生回忆说,海归不成原因多种,除了自己个人性格之外,大陆的一些企业不是一开始胃口很大,最后不了了之,就是缺乏眼光,对国际市场了解不多,因此很难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为一个海归人士,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大陆与海外的优势,起到桥梁的作用。
据中国官方的最新数据显示,从1978年至2002年底,一共有58万多人出国留学,回国的达到15万多人,超过了从1847年到1978年131年间留学人员的总和。而近10年留学回国人员以每年13%的速度增加,2002年回国的留学生达到了18000人,估计今年还会更多。
圈内人士说,在这些海归人士中,很大一部分的都是公派的留学生或者访问学者,真正自费留学、到国营与民营企业或者国家政府机构部门的海归人士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海归人士宁愿以外企作为落脚的首选,今年9月北京的人才交流会上,朗讯科技、松下电气与现代汽车等500强企业受青睐,而大陆企业受冷落就是一个例子。
另外,鉴于大陆目前的开放水平,海归大多数是科技与经济等方面的留学生,而许多在管理与金融等方面的专家或社会科学方面有所专长人员仍然不能回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投资业颇有建树的S先生说,约两年前一家大陆的公司透过猎头公司找上了他,虽说开出的条件相当不错,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海归的机会,原因是这家公司一边在与自己谈判签约,一边雇用他人调查自己,从一开始就缺乏信任,一派有钱就能买到一切的样子。但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即使在金钱万能的美国社会,人还有其它方面的追求。
来源:摘自美国《世界日报》 作者:赵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