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第一视角》见证14位航天员鲜为人知的精彩瞬间

2003年11月08日 18:50

  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再次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盛事。昨天上午,在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庆祝大会上,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以及在载人航天事业中作出杰出贡献的航天专家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联合表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向杨利伟授予“航天英雄”的光荣称号,并向他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当如潮的掌声一次次响起时,观众席上一位女军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叫赵雁,作为中国航天员培训基地的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宣传干事,她与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及其战友们进行了近三年的“零距离接触”,以第一视角见证了航天员的独特经历。

  昨天上午,赵雁手捧刚刚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她的新作———《第一视角———与中国航天员朝夕相处》一书,向记者介绍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中国航天员的幕后新闻。

  记者注意到,在这本书的封面,有“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亲笔题词,他写道:“这部作品记录了中国航天员的生活,希望读者喜欢”。

  由于工作的关系,赵雁与中国航天员大队的14位航天员朝夕相处,当2001年她第一次走近这个集体时,杨利伟并没有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那时航天员训练科目都是两人一组,这两人一般是按个性特点、心理相容度的互补性,再参考训练内容而搭配的,为的是在将来执行任务时互相支持,个性沉稳的杨利伟虽然不爱说话,但做动作时非常认真,还特别爱琢磨事,每次训练前都要把合作伙伴叫到一边,将全部动作模拟一遍,行话叫“走程序”。

  一次进行沙漠生存训练,杨利伟和聂海胜分在一组,俩人互相配合,各项内容都完成得非常好,而且还想到了一些教练都没想到的细节。杨利伟提议将主伞上的红布条撕下来绑在头上,这样更便于搜救队员寻找目标。这一细节在训练大纲里并没有,但后来教练夸他们想得周到。

  预想“走”一遍程序的方法的确帮了杨利伟很大的忙。今年9月份进行“人箭船地”联合测试演练时,杨利伟已将飞行程序和操作程序掌握得滚瓜烂熟。一闭上眼睛,座舱里所有的仪表、开关的位置会立刻涌到眼前,随便说出舱里的一个设备名称,他马上可以将它的颜色、位置、作用报出来,飞行程序手册更是倒背如流。

  飞天前就像学生等高考

  “时刻准备着”是中国航天员给人的深刻印象,参加航天员训练的五年来,杨利伟他们一直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们认真而充满自信地等待着组织最后的挑选。

  赵雁告诉记者,在杨利伟入选三人首飞梯队后曾接受过她的专访,令她印象最深的是,杨利伟言谈话语中始终保持着一贯的沉稳与自信。当时,杨利伟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现在我的心情应该是比较平静的,就好比高考前的学生,已经做好准备了”。

  在那次谈话中,有一个问题赵雁一直想问,却又难以开口,那就是是否担心安危,因为当时正值执行任务前夕,大家都避免谈到这个敏感话题,另一方面不想给首飞梯队的航天员增加心理负担。但细心的杨利伟主动谈到了这个问题:“要是老在琢磨危险,就没有办法去执行任务,况且我们国家投入了那么大的精力去搞载人航天,火箭、飞船技术已经很成熟,我相信那些航天科技工作者,相信我们的技术肯定能让飞船顺利着陆,我也相信我自己,所以我不担心。”

  航天员组建迷人乐队

  由于从事保密工作,航天员基本与外界割断了联系,在外人看来,这个常年进行严格训练的特殊群体生活是单调的,其实不然,航天员们在紧张训练的间隙,还安排了充实的文体活动,他们有专用的体训馆,每天开放,里面设施齐全,篮球馆、乒乓球馆、器械馆、攀岩馆等一应俱全。

  杨利伟喜欢各种球类运动,身材虽不高但他却是篮球场上的主力,跑起来更是速度惊人,他的百米成绩能达到11秒多,航天员大队运动会上他创造的百米纪录至今已经保持了5年。

  在2002年初,航天员大队请了音乐老师,每位航天员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学了一种乐器,杨利伟吹黑管,翟志刚看上了萨克斯,聂海胜则选择了小号。别看大多数航天员此前没摸过乐器,有的连五线谱都不识,而且授课的老师每周也只来一次,但这些聪明勤奋的航天员不到一年就演奏得

  像模像样了。2002年底,航天员小乐队一登台就获得了满堂彩,连教他们的乐团老师见到航天员训练中心的领导都不住夸赞:“你们这些小伙子简直太聪明了。”

  有人爱玩具有人喜钓鱼

  其实,航天员个个都是多才多艺,别看杨利伟平时沉稳少语,关键时刻就能引吭高歌,他还是航天员大队的“专职主持”,他的主持风格亦庄亦谐,韵味十足,每次大队搞活动,他的主持都会让人叫好。此外,他还擅长一边弹吉他一边唱流行歌曲,他最拿手的吉他曲目是《致艾丽斯》。他还曾代表大队参加巡回演讲,颇得好评。

  浓眉大眼的翟志刚交谊舞跳得很好,每次办舞会,他总是满场飞。性子较慢的他爱研究书法,甚至能琢磨出“翟”体来。另外他还特能“动”,家中凡给儿子买的玩具,甭管是电动的,机械的,先由他折腾够了,再当儿子的技术指导。

  而性格沉稳的聂海胜最喜欢在徐徐微风下垂钓,侃起钓鱼经来,平时不善言辞的他也会唇舌麻利,春夏两季,倘若见到晒得黑红黑红的他,甭问准是周末钓鱼去了。

  航天员背后的女人

  为解决航天员的后顾之忧,组织上将14位航天员与其家属全部调入北京,14位妻子特招入伍,与丈夫一同工作生活在北京航天城。在给航天员统一分配统一装修的住房中,许多家里的家具、电器都一模一样,原来是妻子们结伴去商场买来的,这些坚强的女性已习惯了丈夫不在身边的日子。

  当神舟五号安然落地,杨利伟翩然归来时,激动的张玉梅准备去机场迎接丈夫,让她没想到的是,所有航天员的妻子都在路旁等她,没有人发起,她们是要让张玉梅带去她们共同的祝福,一见面,大家紧紧相拥,激动的泪水再也不能抑制地流出,那是航天员妻子自豪的眼泪,作为中国航天员背后的女人,她们为亲人撑起一片温暖的晴空。

  神舟五号承载的重任已由中国航天员大队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圆满完成,这个英雄的集体并没有丝毫懈怠,赵雁告诉记者,现在航天员的训练已经恢复,杨利伟也已自觉开始体能训练,因为神舟五号后面还有“神舟”六号、七号,他们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航天员的万般柔情

  由于从事极为特殊的工作,航天员的身份一直是保密的,连他们的孩子都以为自己的爸爸是飞行员,杨利伟的儿子杨宁康就写了一篇作文介绍他的飞行员爸爸,小家伙写道:“一想起爸爸,我就感到特亲切,我每天都为自己有这样的好爸爸而高兴……爸爸的工作那么忙,一个星期也很难见到他一面,好在我手中有爸爸一张照片,看到照片上爸爸的雄姿,我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曾有人怀疑在今天这样诱惑无处不在的社会里,忙于训练的航天员能否有幸福和睦的家庭,一直零距离记载航天员训练生活的赵雁在她的书中用大量事实告诉大家,虽然14位航天员的妻子就有13位是经人介绍,但航天员每人都拥有贤慧的妻子和活泼的孩子,他们的家庭非常幸福。

  也许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航天员比别人更珍视家庭,珍视亲情,他们的铮铮铁骨下,深藏着万般柔情,只是不轻易示人罢了,在他们心中,除了飞天任务,妻子和孩子占据了重要位置,几乎所有人都是非常快乐地把自己的工资交到妻子手里。

  作为航天员的妻子,往往要更多一分牵挂与坚强。14对夫妻中,每对都有两地分居的经历,有的甚至长达10年。其中一位航天员的妻子在丈夫最初接受体检时,因为也要对家属的身体进行检查,以免有传染病产生,她担心丈夫因自己和孩子的原因落选,于是就抱着孩子找到领导满含热泪地表示:“如果因为我和孩子的原因拖了丈夫的后腿,我可以选择离婚,不能耽误他的大事。”

  出于对安全的担心,在航天员选拔之初,丈夫们遇到的并不全是支持,聂海胜的妻子聂捷琳当初就曾以离婚相威胁,当她看到丈夫为此茶饭不思的沮丧样儿时,心又软了,妻子态度终于有了转变,聂海胜赶紧乘胜追击,他的这股兴奋劲儿一直保持到领到航天服,准备上课了还缓不过来,妻子说他就跟小孩过年没过够似的。

  杨利伟的妻子张玉梅自结婚后,跟随丈夫“转战南北”,工作也从中学教师变成小学教师,好容易日子刚刚稳定下来,丈夫就参加了航天员的选拔,她至今还记得,当得知丈夫要到北京进行集中训练的消息后,俩人高兴得一宿没睡,他们把大部分家产变卖了事,只拎着几只木箱就来报到。(来源:北京晚报记者蔡文清)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