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南方日报报道,昨天下午,记者在浙江嘉兴独家采访了正在这里参加第12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的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总经理廖曙辉。廖曙辉结合珠影的实际,向记者畅谈了国产电影所面临的形势以及国有电影制片厂改革发展的出路与前景。
电影产业处处商机
“近几年来,不断有人提出国产电影必死无疑的悲观论调,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狭隘的,如果理性地去分析和判断国产电影的现状,就能看到其乐观的现实与巨大的潜力。”廖曙辉说,“冯小刚的《手机》还没上市就收回了成本,从大制作的《英雄》到低成本的《茉莉花开》都赚了钱,这说明国产电影还是有很大营利空间。都说拍电影赔钱,其实这是对电影市场的肤浅认识。”他认为,拍电影是一种高风险投资,有人赔本是不可避免的,但它的获利空间也很大,所以才有大量的外资、民营企业及其他国有资本不断进入这一领域。
“人们所关注的电影收益往往只是票房收入,但这其实只是电影回收投资的渠道之一。电影还可以通过电视、音像、网络等媒介进行传播,这都是电影收回投资的重要渠道。此外,电影的各个“要素”能产生广阔的市场:电影可以改编成电视剧,电影音乐可以独立获得收益,电影经典人物可印成日历、插图等。”廖曙辉说,由于国内此前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加上版权人观念滞后,导致除电影本身之外的广阔市场被浪费。电影著作权可以受到长达50年的法律保护,只要看准了市场,拍电影就会一本万利。
随着国内外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国产电影逐渐通过合拍等途径进入国外主流电影院线,电影出口也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他认为,“电影是个不灭的产业,国产电影的事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对国产电影的现状与前景不能只狭隘地悲观,应该充满信心。”
股份制是惟一出路
廖曙辉坦言,包括珠影在内的众多国有电影制片单位,近年来都遇到了严重的困难,“要彻底走出困境,必须吸引多种投资主体进入产业当中,对单一国有制片厂进行股份制改造。电影业的市场化,首先就需要制片企业产权的市场化,让资本的进入与退出按照市场化规则进行。”
廖曙辉表示,要扭转国有电影制片厂目前的不利局面,首先就要引入民营、外资等,以股份制作为电影产业市场投资的主体。不能再让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资本形式“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在产权归属清楚的前提下互相融合,共同投资,振兴电影产业。
廖曙辉透露,珠影目前正在致力于打造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电影集团。通过股份制改造,定规则,建“轨道”,实现企业制度的现代化。“只要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实现了企业产权的市场化,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珠影的艺术生产、人员安排等技术性、细节性的工作将迎刃而解。”
影视仍是核心产业
廖曙辉表示,在未来规划中,影视产品的制造仍是珠影集团的核心产业。他透露,此前珠影出品的很多电影、电视剧其实只是挂名而已,因为没有投资,所以不享有这些作品的知识产权。“这样的做法虽然可以不承担风险,但也不能获得利润回报。珠影要获得真正的竞争力,必须突破这样的做法,尽力投入和制造出更多的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影视产品,享有自主知识产权,将知识产权的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作为集团的核心问题。”他认为,知识产权是一个附加值,“之所以很多民营及外资企业都对国内电影业虎视眈眈,是因为在电影知识产权生产过程中付出的物质成本是难以估量的,它有着十分诱人的利润空间。”
廖曙辉还透露,未来的珠影集团还将建设以影院为终端的电影院线、以电影频道为终端的现代传媒平台、以数字化为基础的网络传播平台;并摄制数字电影,开发数字影院。此外,珠影还将开发以著作权为基础的相关增值产业,提供电影形象、音像、音乐等元素的技术服务,并建设与旅游结合的影视摄制基地。(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