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中国是否出现通货膨胀 结构不平衡带来矛盾解释

2003年11月05日 10:28

  中新网11月5日电 上海证券报今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市场近期关注的目光聚焦于农产品价格上扬是否会带动物价上涨上,近期涨价的包括葵花子、小麦、玉米、稻谷和大豆等农产品价格,加上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火爆",目前中国是否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迹象,已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文章指出,从日前公布的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该指数同比上涨了1.2%,1至9月份累计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0.7%,其中前三季度中国食品价格上涨了2.2%,并带动整个价格水平上涨0.7个百分点。如果扣除食品因素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目前该指数仍在低位运行。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我们可以判断出目前中国经济中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文章称,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是产量的持续下降,耕地连年减少和农产品收购价格较低。其中,耕地连年减少是受到了地方政府盲目扩大工业园区和建设用地等因素的深刻影响,这一因素将成为今后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由此而推断,农产品价格在短期内还会继续上涨。

  扣除石油价格影响因素,核心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呈现快速上涨的态势。石油价格波动在9月份继续保持平稳态势,但其他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却上涨较快。例如,钢材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常用有色金属价格涨幅较大。另外,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4%,涨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二季度扩大1.6和1.1个百分点。由此显示,中国的生产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快速回升,资产价格上涨速度较快的趋势非常明显。

  最为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过快。截至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7.9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的增长幅度均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物价增长幅度之和。如果假定名义利率不变,货币供应的快速增加,就会对价格产生冲击,并引发通货膨胀。好在目前央行已经采取了措施来稳定货币供应增长,但效果如何仍需观察。

  所以,单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我们仍然无法判断出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甚至可以说目前还存在通货紧缩压力,但从影响食品价格上涨因素、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及货币供应过快等因素分析,似乎中国经济中的通货膨胀迹象已经显现。

  文章最后援引有关专家的观点指出,之所以会出现对中国经济中通货膨胀是否已经显现的矛盾解释,主要是由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不平衡——投资需求过猛而消费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因此,在目前阶段,我们不要轻易下结论,还需继续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深刻的影响。(乐嘉春)

 
编辑:闻育旻

更多精彩经济新闻:中新财经


  把这条新闻发短信告诉朋友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