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人们习惯用“精英”来称呼他们:他们大多是年龄在28~40岁、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事业有成的男性。
坚毅、有魄力、善于学习等字眼都可以用来形容这群人,买房、买车也已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当这些分布在文化、经济、政治的圈子中,拥有“三高”(高学位、高收入、高地位)的“精英”正开始形成一个社会的“准阶层”时,人们发现,他们其实已经不堪重负……
本刊记者/刘英丽 丁尘馨
有位女性说,宁愿给一个精英男人当八奶也不愿嫁给一个普通男人。100万存款,一栋花园别墅,一辆本田车——足可以把一个白领男性压扁。
“我是男人,我的肩上承载两个人的欲望。现在我的钱多了,头发少了。”这是一家私人建筑事务所老板的真实感受,也是目前中国都市里,相当数量的身居要职、事业有成的“精英”男士的生活状态。
不久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的《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十年报告》中关于企业家的生存状态调查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这个1993年启动的庞大调查系统,每年都会对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公司、外商以及港澳台投资等企业的法人代表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平均人数3000名,因而在全国具有代表性。一直在参与调查的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秘书长李兰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企业家在十年之间遇到的心理问题与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
调查报告中显示,几乎所有的企业经营者的日均工作时间都超过了8个小时。在1994年,每天平均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企业家比例高达98%,10小时以上的为62.3%,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的占到19%。而到了1997年,这个比例还在加大,企业经营者的时间分配情况是,工作11.23小时,学习2.14小时,总共多达13.37小时,整个群体的工作时间平均都超过了12个小时。
而年龄在30岁到40岁的年轻企业家们工作时间还要更多。在1997年的调查中发现,年轻企业家比40岁以上的企业家工作时间多一刻钟,而休息时间还要少一刻钟。
对于人类而言,“最后一个禁忌,不是吸毒也不是性乱,而是压力”,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人力资源与管理心理研究所讲师张西超,在撰文说明企业家压力时首先用了这么一句话。正是在压力之下,企业家的工作时间不断拉长;也是在压力之下,企业家的身体状况呈下降趋势,年轻的企业家也不例外。
有统计资料表明,到上世纪90年代,男性寿命平均比女性少活4年,而在解放初期,男性却还比女性多活3年。被大家称作“健康传道士”的洪昭光教授认为,影响男人健康的原因有四个:男人有泪不轻弹,男人有话不爱说,男人有病不去看,男人有家不爱回。国家统计局的一个数据也证明了这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同一种病,男人去看医生的比例比女人要少40%。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企业家群体的心理状况,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深刻感到,企业家的心理压力来自于各个方面,尤其情绪波动是随着外部压力的加大而增强的”,李兰说。
另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又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现象是,当被问及“当工作中遇到麻烦,心情不佳时,您最愿意与谁交流”时,竟然有将近一半(40.5%)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独自忍受,一般不与他人交流”。
这个采集了大量真实数据的报告,揭示了这些衣着光鲜、享有高收入高地位的“精英”男士们在羡慕的目光之后令人担忧的隐患。他们的共同点是:像陀螺一样疯狂工作,但是内心渴望却是在50岁以前退休,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