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本文繁体版

分析:伊拉克战后事态非常规 怪相重重引人深思

2003年10月22日 16:24

  中新网10月22日电 据新华网引述中宣部《时事报告》的文章,4月9日萨达姆政权垮台以来,伊战后形势大致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乱,二是怪。乱局有目共睹,是浅层次的;怪象则是深层次的,需冷静、深入地观察和思考方能发现。所谓“怪”,就是伊战后一些事态的发展超出了常规,显得不那么符合逻辑和游戏规则。

  一怪:安理会该不该取消对伊制裁?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怪。

  什么叫该不该取消对伊制裁?联合国对伊制裁长达13年,伊拉克人民苦不堪言,制裁早该取消,哪还有什么该不该的?但是,取消对伊制裁的条件安理会是有明确规定的。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和吞并科威特,激起国际公愤,安理会接连通过决议,对伊实施制裁,禁止其石油出口。1991年4月3日,安理会通过第687号决议,规定只有伊拉克销毁了其生化武器和射程在150公里以上的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联合国才能取消对伊制裁。核查组至今并没有得出伊已销毁了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论。而今年5月22日,安理会表决通过了取消对伊制裁的第1483号决议。这就是说,在联合国核查组尚未拿出证据证明伊拉克已销毁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之前,安理会通过了取消对伊制裁的新决议。换言之,安理会第1483号决议违背了第687号决议。安理会的一项决议违背了它自己的另一项决议,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二怪:美国高官对在伊拉克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到底该承担什么责任?

  伊拉克究竟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是伊拉克战前和战后始终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取消不取消对伊制裁,要不要对伊开战,一度似乎都取决于这个问题。战前,小布什说:伊拉克拥有25000升炭疽,38000升肉毒菌,500吨沙林毒气、芥子气和VX神经毒气,还有三万件投掷这些生化武器的运载工具。

  小布什提供的数字是那么精确,品名又是那样具体,谁还能怀疑他说的不对呢?但直至9月9日,即巴格达陷落以后5个月,美国方面仍然没有拿出任何能证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美国情报部门出了问题,还是美国领导人的操守出了问题?

  在国内外舆论强大压力下,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出来表态说:这是中央情报局的责任。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女士说,她没能给总统把好关,这是她的责任。而小布什自己说,他完全信任赖斯和特尼特,他对出现的问题完全负责。他们一个个都有英雄气概,敢做敢当,敢负责任,真是好样的,然而他们如何负责呢?人们迄今没有看到下文,心里好生奇怪。

  说谎在美国政坛并非鲜见,但高官说了谎是要承担责任的。

  约翰逊总统因在越南战争问题上情报失真、决策失误而不得不放弃谋求连任。尼克松总统在水门事件中说了谎,差一点被国会弹劾,最终不得不辞去总统职务。克林顿总统在绯闻案东窗事发后一再公开表态说:“我和那个小女子没有关系。”后来,克林顿不得不为这句谎话而吃尽苦头。他在电视镜头前哭丧着脸向全国人民道歉的劲头至今还常现世人眼前。美国人一口咬定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以此误导国际舆论,制造战争依据,这样的责任可以说大于天,如果用“我负责”这样一句空话就可以了却当事人的一切责任,那么“我负责”实际就意味着我不负责。美国自称是世界上最文明的社会。如果该负责而不负责,那么这符合文明社会的行为规则吗?

  三怪:联合国在伊战后安排与重建中究竟该发挥什么作用?

  4月11至12日,即萨达姆垮台后第三和第四天,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德国总理施罗德在俄第二大城市圣彼德堡举行会晤,讨论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会后,三国首脑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一致强调联合国在伊战后安排和重建中应发挥“中心作用”。

  8月21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向外界透露,美国正在寻求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目的是鼓励更多的联合国成员参与伊拉克重建和派兵维护伊拉克安全。但鲍威尔随后强调指出,美国并不打算向联合国出让任何对伊拉克安全事务的控制权。同日,美国务院发言人鲍彻也表示,美国所寻求的新决议的内容,将仅仅限于明确授权联合国成员派兵参与维护伊拉克的稳定,而不会涉及扩大联合国权限的问题。美国人的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联合国在伊拉克战后安排和重建中没有发挥主导作用,美国也不让联合国发挥这样的作用。

  美国为什么不让联合国在伊拉克发挥重要作用呢?因为美国对联合国在战前不给它颁发动武许可证耿耿于怀。;美国不会放弃在伊的既得利益。;美国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这种种因素就决定了联合国目前在伊拉克作用有限。

  美国能够在伊拉克速胜,但无法速决。美国想排斥联合国、独控伊拉克事务的主导权,这是明摆着的;然而美国难以一手遮天,越来越需要联合国,这也是明摆着的。这种需要和排斥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将决定伊拉克今后局势和大国关系的走向。

 
编辑:李静
相关专题:伊拉克战争

  把这条新闻发短信告诉朋友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