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2日电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发表文章称,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公共卫生体制,强化政府公共卫生职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尹力认为,《决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必将对中国卫生体制改革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从协调发展观出发反思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差距。
文章称,尹力认为,抗击非典的斗争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第一,卫生事业已经不只是单纯的医疗和健康问题,也是影响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发展卫生事业,特别是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对于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经济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经济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卫生改革与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几大极不适应的“症状”:卫生医疗服务现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不相适应;疾病流行模式日趋复杂,现行卫生服务体系与疾病预防控制要求不相适应;现行卫生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健全公共卫生体制乃民之所需。
文章还指出,尹力称,首先,健全公共卫生体制,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就是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其次,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民群众的最基本需求,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们党和政府第一位的责任。健全公共卫生体制,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利益的最基本措施,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当前,中国公共卫生建设中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不完善,卫生执法监督工作不到位,公共卫生投入水平低等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造成的。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现实需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制,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把政府职能由过去的“办医院”为主,转变到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加强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建设,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上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和健康权益。这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
中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目标是: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用更长一段时间,完善中国农村卫生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环境卫生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
改革与发展的三大重点领域。
文章指出,尹力表示,一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促进公益性卫生机构的改革与发展,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和农村卫生工作。各级政府增加卫生投入,并鼓励社会捐助,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重点加强疾病控制机构、预防保健机构、传染病医院以及急救体系建设;在农村,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公共卫生涉及全国人民的健康权益,做好公共卫生工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中国今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二是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鼓励竞争,推动经营性卫生机构的改革和发展,重点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目前,中国卫生资源约80%在城市,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卫生资源重复配置,条块分割,布局不合理。政府要通过加强宏观调控,鼓励公平竞争,实现医疗机构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鼓励国内外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市场,投资举办医疗机构,扩大医疗资源,打破行业垄断和条块分割,使经营性医疗机构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改变公立医疗机构一统天下的状况。提倡以大型骨干医院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推进集团化建设,带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鼓励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转移,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
三是健全法制、明确职能、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加快政府卫生职能转变,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政府卫生部门由直接办医院向依法管医院转变,由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建立和完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从行政管理为主向依法管理为主转变。制订卫生和医疗行业政策,严格市场准入,鼓励公开竞争,依法对医疗服务机构和健康产品进行监督管理,把人民群众和市场反映作为评价医疗机构的主要标准。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和医疗救助人群,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浦树柔 戴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