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文娱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第十届大学生电影节:才情毕现凸显自我

2003年10月17日 08:44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六日电 (赵银平应妮)第十届大学生电影节已趋尾声,但青春的激情依旧荡漾人心,浓厚的学术品位和文化意识更是给人颇多感悟。

  因“非典”导致的延期,反而给予此届电影节更充裕的准备,成为一次“春华秋实”的总结。

  一曰第五代导演集体出山,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宁、孙周等携《和你在一起》《英雄》、《嘎达梅林》和《周渔的火车》等新作参加评选;二曰大学生短片竞赛掀起DV旋风,今年的作品征集来自全国各地三十多所高校,共计一百八十部,是前三届的总和;三曰数字化进程取得实质进展;四曰规模空前,不管是主分会场的数目还是参赛影片的数目都突破了原有记录;五曰学术研讨备受关注,DV现象已然成为今年文化界的热门话题,韩国电影则以诱人的成绩吸引大学生们关注的眼球和研究借鉴的决心。

  今年的参赛作品在题材方面更趋多元化,既有《邓小平》这样的纪实性故事片,又有《周渔的火车》、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虚构;既有《美丽的大脚》这样富有乡土气息的故事,又有《像鸡毛一样飞》这样风格独特的都市电影;既有《英雄》这样的历史想象,也有《西施眼》这样的地域写真。

  在艺术方面也颇有可喜之处。曾经固执于自我表达、沉溺在小我的呢喃中自说自话的青年导演开始关注一直在身边的普通人;影片故事和叙述方式上的处理以及影象本体的探索方面也不乏出彩之处。而且还出现了不少视听语言运用十分娴熟、影像自成风格的作品。

  大学生短片竞赛参赛作品在题材方面较之往年有较大的拓展,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出现了不少视听语言运用十分娴熟、影像自成风格的作品。但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的局限性,大学生们对生活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导致有些不错的选题也没有得到深刻的表现。相对剧情单元和实验单元而言,纪录单元的参赛作品质量比较差,优秀之作寥寥无几,以致终评时所有奖项空缺。

  身为评委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周星教授说:“尽管未必所有学子都加入拍摄影像作品的行列,但大学生自己写、自己拍、独立思考、勇担历史责任的精神已然张扬,无疑令人快慰而欣喜。”(完)

 
编辑:王艳红

相关报道:大学生电影节用网络突破“围墙” (2003-09-23 10:10:43)
          第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 新特点引人注目 (2003-09-21 10:27:20)
          32部影片参加角逐 第十届大学生电影节明日开幕 (2003-04-17 10:18:05)


  把这条新闻发短信告诉朋友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