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出席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们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在城楼正厅的东墙上,一幅气势磅礴的国画——《山高云祥》吸引住不少人的目光。画面上,黄山奇峰、云海松涛相互交错,气魄宏伟,境界开阔。瞬息万变的云雾在峰峦山谷间迂回流荡,奇松怪石、飞瀑鸣泉尽在其间,像狂波怒涛,汹涌澎湃;像轻纱拂面,虚无飘渺。这幅国画是前一天刚刚换上的,作者名叫董希源。据了解,新中国成立至今,天安门城楼收藏绘画作品约400幅,从作者的年龄看,董希源是其中最年轻的。如今画坛人才辈出,一个30多岁的画者何以受到如此青睐?带着疑问与好奇,我走近董希源。
初次见面,他一身黑色中式衣裤,脚下黑色圆口布鞋,及肩的头发在脑后束成马尾——“一个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者”,我的第一印象。
生于八闽大地的董希源,9岁起跟随舅父习画,自幼便打下了国画的扎实基础,使中国传统文化溶入血液,因而用传统的方式表情达意在他如同呼吸般自然,顺理成章。同时,他通过研摹古今名家,在了解和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绘画的笔墨精华及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正如他所说:前人给我们总结了很多技法,但今人在运用时,就不能拘泥于某种技法的条条框框,完全可以多种技法放在同一幅画里,关键是能不能使技法为你所要表现的内容所用。
当今,一些人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一些前卫的形式取悦观众。董希源说:“这种时尚换来的只不过是一阵短暂的掌声。绘画不能走时尚,只有全身心地学习研究传统,才能有所创新。”综观近代大画家,都对传统有深刻的研究和体会,学古而不泥古,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董希源做到了。
董希源决不画应景之作。当许多人游走于各种笔会展览谋名得利时,他更多时候是在工作室中潜心创作。即便是参加笔会,他也是或带去提前画好的作品,或是在笔会后认真修改完善现场的作品。他对每一幅画都十分在意,无论是卖、是赠、是捐,只要自己不很满意,断不出手。在普遍缺乏精品意识的当今画坛,他的这种态度颇受同行前辈称赞。
日前,绵绵秋雨中,我不请自到地“闯”进了董希源的画室。当时他正埋头作画。桌面上是一幅丈六匹的国画,画中疏密有致的草地上有潺潺溪水流向远方,9只仙鹤怡然自得,或引颈长鸣,或振翅欲飞,或低头啜饮,或梳羽自怜。画虽尚未着色,已然气韵生动、意趣盎然。他说,这幅《鹤鸣天地宽》是应邀为人民大会堂而作的。
正当我赞赏他的成就时,不善言谈的他拿出一画册,掀至某页,递我,指着最后几行说:“这就是我现在想说的。”原来是他的一篇百余字的自述,最后几行是:“此乃苍天惠我,贤达提携,……遑论成就,思之能不汗颜?所幸脚力未尽,足资登攀,惟放眼于将来矣。”(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