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新社记者现场特写:“神舟”飞船返航记

2003年10月16日 09:58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六日电 题:“神舟”飞船返航记

  作 者:唐文峻 杨冰 齐彬

  二00三年十月十六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   

  环绕地球飞行十四圈,在太空游弋了二十一个多小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搭载着中国的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披着巡天六十余万公里的征尘天外归来。   

  凌晨四时整,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屏幕清晰地显示着“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内真实的图像,舱内的一切情况近在眼前,航天员正在舱内按地面的指挥进行正常操作。

  数百台终端计算机,整齐地排成五个阵列,显示屏上正跳动着一组组眼花缭乱的数字和图像。各系统专家和技术操作人员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正密切注视着屏幕上闪动的各种数据。

  指控大厅内,各测控站(船)宏亮、准确的报告声此起彼伏,不断增添任务的紧张气氛。大屏幕上方标示着飞船飞行时间、北京时间、返回时间的大屏幕上同时在不断地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的理论数据。数百台终端显示屏上用图形、表格、曲线组成的三维视景告诉了人们,航天员和飞船各项指数都相当正常,已经做好了返回的一切准备。   

  四时三十一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通过天地通系统与航天员杨利伟进行了沟通——   “‘神舟’五号,我是北京,你的情况怎样?”  

  “北京,‘神舟’五号报告,各项身体指标正常。完毕!”   

  守候已久的嘉宾和记者们也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毕竟,“神舟”五号飞船倾注了华夏儿女太多的理想和太多的希望,负载着一个古老民族悠远的飞天梦。   

  “‘神舟’五号,下面通报主着陆场天气预报:风向:偏西风,风速:每秒四至六米,地面气温:摄氏零下二到零度,完毕!”   

  “‘神舟’五号,我是教员。飞船即将返回,出了本测控区后,请将舱内物品固定好;注意,请调整好座椅束缚带,关闭好面窗,取出手持仪表板拿好;有问题及时报告,完毕!”

  “‘神舟’五号明白!”   

  大厅里一次次回荡着天地对话的声音。   

  五时三十五分,当环绕地球运行十四圈的“神舟”五号飞船飞临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时,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对飞船发出了返回指令。   

  五时三十六分,大厅里传来航天员杨利伟的报告声:“北京,‘神舟’五号报告,轨返分离。完毕!”大屏幕上显示:轨道舱与返回舱顺利进行了分离,轨道舱仍留在太空按预定轨道运行。

  五时三十八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发出了制动发动机点火的指令,并指挥航天员打开返回总开关。   

  从大屏幕上监控显示的数据和形象、生动的三维视景画面可以看到,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返回舱就像一只牵在手中的风筝,在偏航平面内先后两次逆时针转过了九十度,建立了返回姿态,制动发动机点火成功,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实施的这一系列指令和动作都做到了分秒不差、准确无误。   

  随即,从大屏幕上切换出的画面中看到,“神舟”五号飞船正常建立了升力式控制再入姿态,并脱离了原来的轨道,正按照飞控专家的意愿,向着祖国的版图疾速返回。

  “回收一号捕获目标!”六时零七分,内蒙古中部草原上主着陆场传来的报告声,打破了指控大厅里的沉静,顿时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激动的欢呼声。   

  “快看,我们的飞船回来了!”观众席中不知是谁突然激动地喊了一声,人们顺着声音朝大厅前面的大屏幕看去,“神舟”五号返回舱摇曳着一团火光,宛如一位天庭中的仙女,又像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嫦娥,已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空掠过,正沿着黄河古道急切地投向祖国母亲的怀抱。   

  六时十一分,大厅里传来内蒙古主着陆场洪亮的报告声:“雷达发现目标!”大屏幕上显示着五架直升飞机正发出嗡嗡地轰鸣声飞向目标区域,地面回收人员也在快速行动。   

  六时十二分,大厅里又传来航天员杨利伟激动的声音:“北京,‘神舟’五号报告,各项身体指数正常,无过载感觉。完毕!”稍顷,返回舱按照预设程序先后顺利地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乘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飘然而落,于十六日凌晨六时二十三分安全着陆。指控大厅又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热烈庆祝中国首次载人飞行圆满成功”、“圆满完成载人首飞任务,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巨幅标语点缀着五彩缤纷的礼花,铺满了整个大屏幕,整个指控大厅显得更加灿烂辉煌。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