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6日电 题:抗潮-密封座舱拒绝潮湿侵袭
——中国神舟神箭研制的12大攻关奇迹之六
作者:冯春萍
飞船上有了人,湿度问题随之而来,这也是载人飞行所具有的特性之一。人的呼吸、排汗等正常的代谢,每天可产生1公斤多的水汽。这些水汽在飞船比较冷的舱壁、冷的仪表表面等部位会凝上一层霜雾,而电气设备受潮容易引起短路,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在原先的设计中,由于缺乏经验,对飞船载人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尚有认识不足之处。比如返回舱内的电缆接插件,有的具备防水功能,有的不防。发射无人飞船时,这个问题几乎体现不出来,但一旦载人,这就成了安全隐患。
2001年,在一次地面试验中,研制人员发现了舱内湿度可能会影响接插件质量的问题。他们很快意识到,这对航天员的安全将构成潜在的威胁。为此,他们果断着手进行改进。
为提高电气设备可靠性,研制人员对所有电缆接插件做了模拟结露结水试验,看究竟是哪些部位会出问题。他们利用吸水材料吸收表面冷凝水,对舱内电缆插头进行密封防潮处理;试用过各种颗粒状的吸湿材料,比如粉末以及类似婴儿用的尿不湿的纤维织物等,措施都十分有效。
随着载人意识的不断加强,在神舟三号与神舟四号飞船上,均安装了湿度传感器,对座舱湿度进行了测量。但是,由于舱内并没有产湿源,因此还不能作为湿度控制效果的评价依据。无人飞行试验中很难对湿度控制功能进行全面考核,为此,研制人员又做了大量的地面试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2002年的神舟四号人船联合测试时,2名航天员进舱试验,最终的数据显示,舱内湿度能满足医学要求。
细心的研制人员还由此联想到,万一飞船返回舱回收时意外地溅落在海上,暴露在舱外的电缆、天线会不会遭受海水的“攻击”。为防止出现这样的“险情”,他们又加紧对这些部位做防水处理,天线加装了橡胶的防水套,电缆则加了密封圈,舱内也采取了相应的隔断办法,大有不把潮气阻挡在返回舱外誓不罢休的劲头。
2002年1月,由神舟飞船副总指挥尚志担任试验队长,率领一支小分队奔赴海滨城市烟台,进行了中国航天研制历史上首次海上飘浮试验。
那一天,租用的船只按计划出海。飞船返回舱被拉到了大海深处。作为队长的尚志和他的同事们这时候都有些禁不住的提心吊胆,他们想象不出返回舱掉到海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当地驻军派出蛙人协助他们进行试验。当返回舱被抛进海里后,身着橙红色救生衣的蛙人纷纷跳进水中。虽是试验,但模拟的却是真实场景,场面颇为壮观。蛙人进行了海上出舱演练,他们站在返回舱边缘可以落脚的地方踩来踏去,以此观察返回舱不同角度的倾斜程度,另外还要看返回舱能够自己顺流飘多远,便于发现目标所在位置的海水染色剂能保持多长时间、卫星能不能收到海上信标机发出的信号……
事关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尚志和他的队员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飞船返回舱在海水里的每一种变化,甚至变化的每一个细节--返回舱溅落水中的自然状态什么样、返回舱上的降落伞打开后飘在海面会不会拖舱、飘浮状态舱的流动速度是多少……已经采取的防水防潮措施的可靠性,在这次试验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保证不会因此出现影响航天员安全的一丝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