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远望”号船队在三大洋展开接力测控“神舟”

2003年10月15日 19:48

  中新网10月15日电 今天上午9时,随着“长二F”运载火箭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射入茫茫太空,在接下来的约21个小时内,“神舟”五号能否正常运行并顺利返回地面,中国航天“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队对飞船的测控程序将起到重要作用。

  《扬子晚报》记者今天上午在中国航天远洋测控部大本营,与正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四艘“远望号”航天测控船连线,感受三大洋上中国航天人的凌云壮志。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党委书记袁水春在上午发射任务开始前向媒体表示:“虽然‘远望’号船队今天上午开始执行测控飞船的任务,但船队从9月8日起已相继出征,远涉重洋,顺利通过了宫古海峡、巴士海峡、马六甲海峡、好望角等复杂海区,陆续抵达预定海域。”

  袁水春介绍说,这已是“远望”号船队第44次远征大洋,也是第5次联袂决战“神舟”。

  “远望”号船队这次测控任务相当重,“神舟”五号从发射到回收超过50%的任务测控量都将由远望号船队来完成,四艘远望号测控船将在三大洋上对“神舟”五号飞船进行一昼夜的连续测控,共计14圈次。

  飞船发射前5分钟,布控在三大洋上的“远望”号航天远洋测控船向大本营连线报告:正行驶在各自的预定海域,情况一切正常。由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任务海区风浪较高,为确保船上的测控设备如常工作,“远望”号船放下“秘密武器”——减摇鳍,船体两侧伸展出两对“大翅膀”,如同鲲鹏展翅支撑在洋面上,减小风浪对船体的摇摆。

  9时,“神舟”五号拔地而起,直刺苍穹。

  在渭南、青岛等中国本土的陆地测控站相继完成对“神舟”五号的初始测控程序后,下一步测控任务的接力棒即将交给四艘“远望”号船。一场“远望”号大洋接力战即刻在海天打响。

  此刻,日本海洋面晴空万里,海风轻抚,浪高1.5至2米,“远望”一号船在预定海域匀速前行,航行工况完全满足测控要求。

  9:11,“长江一号发现目标!”“远望”一号船捕获到了“神舟”五号信号。这一信息立即传到中国航天远洋测控部指挥大厅,顿时,指挥所内掌声雷动。

  随着“远望”一号船指挥室显示屏上的轨迹线不断延伸,船调度发出了一条关键的遥控指令,短短的6秒钟后,从北京指挥中心传来“飞船太阳能帆板展开”的消息。“远望”一号船第一棒的接力任务完成得非常漂亮。

  时间一分一秒在过去,飞船在外空快速运行。紧随“远望”一号之后,9:32,布阵在南太平洋的“远望”二号船雷达主控台前面的小荧光屏突然出现了亮点,操作手迅速锁定了它。VHF天线主操作手随即发现目标。

  “长江二号发现目标!”洪亮的声音响彻在南太平洋上空。

  无形的电波在“远望”二号船、北京指控中心、飞船之间架起了天桥,指令飞船完成着各个不同的飞行动作,下午至晚间,这场接力战还将引向位于南印度洋的远望四号船和南大西洋的“远望”三号船。

  目前,在大洋上的这场测控接力战仍在有条不紊地持续进行。

  随“远望”二号船出海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简仕龙在连线中介绍,在此次任务中,“远望”号船队将执行载人飞船入轨阶段、运行阶段和返回阶段的海上测控通信任务,要精确发送太阳帆板展开、变轨发动机试喷控制、轨道数据注入和返回制动控制等事关全局的关键性指令,属于高难度航天测控技术,也标志着中国低轨航天器的海上测控水平取得了新突破。

  测控“神舟”,为何布阵三大洋

  除了中国本土陆基的测控站对神舟号飞船进行遥控外,由于中国国土面积的限制,海基的测控船也必不可少。但为何要派出四艘测控船同时布阵三大洋?

  据《扬子晚报》报道,在整个飞行试验过程中,中国共有近20个测控点。其中,4艘“远望”号航天测控船分别位于三大洋上,“远望”一号在日本海东南的太平洋上,“远望”二号在新西兰以东的太平洋上,“远望”三号在南非以西的大西洋上,“远望”四号在澳大利亚以西的印度洋上。

  据了解,“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运行的轨道并不像同步地球卫星那样是在赤道上空,它的轨道面和地球的赤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叫作轨道倾角。“神舟”五号飞船的轨道倾角为43度左右,飞船在环绕地球飞行时,是在南北纬40多度之间的上空运行。中国的陆上测控站全部分布在北半球,要完成飞船在南半球的跟踪测控任务,除了在南半球建立陆上测控站,剩下来的唯一选择就是让“远望”号航天测控船在南半球的指定海域执行飞船的测控任务。更重要的是,“神舟”五号飞船飞行轨道的一些需要地面监视和控制的特征点,如变轨点和返回制动点都在南半球,要保证一个较高的覆盖率。在当前的情况下,要满足一定的覆盖率就要派船到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去,对飞船进行跟踪测控。其中太平洋上两艘,印度洋以及大西洋上各有一艘,所以有四艘测控船必须同时布控在三大洋上。

  四艘远洋测控船均对飞船进行跟踪测轨、遥测、遥控、天地话音通信、接收飞船电视图像等任务,其测控通信时间占整个运行段的50%以上。

  “远望”一号船承担了飞船入轨后轨道测量、遥测监视飞船状态、太阳能帆板展开控制等重要任务;“远望”二号船承担飞船入轨20分钟后数据注入和第5圈变轨控制等重要任务;“远望”三号船承担了飞船返回调姿与制动控制等关键控制任务;“远望”四号船用于弥补测控盲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一天绕地球飞行约14圈,除第13圈外其中每圈都有一到两艘船对其进行跟踪、测控和通信:“远望”一号船是3圈,“远望”二号船是6圈,“远望”四号船是6圈,“远望”三号船是3圈。它们和陆上测控站一起,实现对“神舟”五号飞船每圈有1到5个测控通信弧段、关键弧段连续测控的需求,使“神舟”五号飞船按预定的计划顺利完成飞行任务。

  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第5次将测控船同时布阵在三大洋进行测控,保证了覆盖率达到近75%,飞船许多关键性的测控事件都是在船上完成的。分布在三大洋的测控船各自分工,完成对飞船不同圈次、不同轨道段的覆盖,从而满足覆盖率的要求。在执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任务,“远望”号航天测控船要通过静止通信卫星接收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各种数据和指令,实施对飞船的跟踪、测量和控制;用雷达跟踪数据经过船姿船位修正后确定飞船轨道,把反映飞船飞行状况的遥测信息和宇航员工作、生活情况的电视图像接收记录下来,与宇航员进行双向通话,及时将各种信息传送到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与陆上测量站构成有机整体,共同完成飞船飞行测控任务。

  “远望”号测控船简介

  “远望”一号船:

  远望一号船是中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担负卫星、飞船和火箭飞行器全程飞行试验测量和控制任务。远望一号船于1977年8月31日在江南造船厂建成下水,船总长191米,船宽22.6米,船高38米,平均吃水7.5米,满载排水量21157吨。1978年部队正式组建,25年来,船先后30次远征大洋,总航程20.8万余海里,累计航时17376.1小时,出海总天数1166天,圆满完成了中国洲际导弹、潜射导弹、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神舟”号飞船以及澳星、亚太二号、菲律宾星等34次重大科研试验任务。

  “远望”二号船:

  “远望”二号船是中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承担中国航天飞行器的海上测量、控制、通信和打捞回收任务,是中国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船长192米,宽22.6米,高38.5米,满载排水量2.1万吨,最大行速20节,续航100天。“远望”二号船组建于1978年,20多年来,先后25次远征大洋,总航程30余万海里,累计海上作业时间1826天,先后27次圆满完成了亚洲一号、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烽火一号等卫星和神舟号试验飞船的重大海上测控任务。

  “远望”三号船:

  “远望”三号船是中国第二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担负卫星、飞船和其他航天器全程飞行试验海上测量和控制任务。全船集中了20世纪九十年代科学技术精华,汇集了中国当今船舶、机械、电子、气象、通信、计算机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其硬件设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远望三号船长180米,宽22.2米,最大高度37.8米,满载排水量1.7万吨,吃水深度8米,巡航速度18节,最大航速20节,续航能力1.8万海里。1995年底投入使用以来,远望三号船先后13次远征三大洋,圆满完成了14次国家级大型试验海上测控任务,1999年11月首过“好望角”,总航程达16多万海里,累计海上作业675天。

  “远望”四号船:

  “远望”四号船是1998年8月由原“向阳红10号”改建而成的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担负卫星和飞船海上跟踪、遥测、通信和控制任务。船长156.2米,船宽20.6米,最大高度39米,满载排水量12700吨,吃水7.5米。船舶巡航速度18节,最大航速20节,海上自持力100天,续航力18000海里。船体采用B级冰区加强,任意一舱破损而不沉。远望四号船主要承担导弹、运载火箭、921工程宇宙飞船等飞行试验的海上综合测控、通信任务,具有测控精度高、实时性强、全天候工作等优点。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六下太平洋,四征印度洋,累计海上作业8723个小时,总航程达8万5千余海里,出色地完成了6次国家级大型试验海上测控通信任务。

  (来源:扬子晚报,作者:冯海青、郭宇鹏、高峰)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