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太空之旅;42年后,中国首名宇航员被送上太空,让中国跻身于美俄统治的太空俱乐部。
尽管中国强调此次载人飞行是着眼于增进人类福祉,而非战略层面的考虑,但许多专家在惊讶之际,仍将其与太空争夺战联系在一起。
毕竟,太空是大气层以外的空间,也可视作是天空的延伸。观察家普遍认为,太空是人类最后的边疆,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控制了未来。从这个意义来讲,中国现在的确介入了一场太空战。
中国低调跻身宇航三强
中国虽然在1999年才开始发展太空计划,但是它很快将人成功送入了太空。
全球有近200个国家,目前有此能力者仅美俄中3国而已。
中国能以发展中国家之身份挺进“宇航三强”,绝对可收到类似三峡大坝完工、北京成功申办奥运那样的振奋人心、激发民族自信心的效果,正如杨振宁博士所言“国家增荣誉,国人增自信”。
美国非官方研究组织“海军分析中心”高级分析员迪恩·陈认为,“神舟五号”主要的考虑是声望和经济。
他认为,中国此次若成功发射,显然会为中国航天科技争取潜在顾客。
从实际角度着眼,进军太空可为中国科学家、工程师等创造就业机会,为大量技术人员提供教育和专业培训机会,而这些将从总体上促进中国技术和经济的增长。
一份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在“阿波罗计划”的刺激下,增长飞速。据说,美国空间计划获得的技术已经为美国经济增加了2万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其带来的技术突破,直接促成了20世纪若干重大技术进步。
此外,“星球大战计划”所带来的技术突进,也使美国成为信息时代的领导者。
在本世纪的头10年,预期的高额利润将吸引大批资金注入到全球空间工业,大约为6500亿—8000亿美元。到2010年,美国在空间的资产将达到5000亿—600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美国在欧洲的资产。
外界一直认为,中国会在2005年实现载人宇宙飞行的目标。但是现在,中国把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提前了近两年。
可以说,中国之所以在太空科技上迎头直追美、俄,除了展现综合国力之外,还是着眼于未来,与其它重量级国家进行21世纪太空的争先赛。
事实上,中国自1975年以来,已成功地发射了17颗返回式卫星。那些卫星在完成主任务的同时,还进行了多项卫星搭载实验,在空间材料科学方面取得了多项令人鼓舞的成果。通过转移这些高技术成果,产生了新的高技术生长点,并带动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进军空间工业,为中国带来的收益显然还会远远高于此。
美俄难以封锁中国
将于10月18日飞往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迈克尔·福尔和俄罗斯宇航员亚历山大·卡列里准备用汉语在太空欢迎中国同行。
不过,他们的政府对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态度极为谨慎,尽管两国此次均向中国礼节性地表示了祝贺。
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总指挥张厚英教授曾指出,目前美俄是空间技术大国,中国不独立发展,他们绝不会给中国空间。
据他介绍,尤其是美国一直封锁各种合作和学习的机会。比如中科院研究航天的学者可以去美国,但航天集团和总装备部的人员申请去美国,基本上都被拒签。
此外,目前美国的国际空间站上,已经允许20多个国家的宇航员上去,其中包括蒙古和越南等国家,但至今不允许中国人上去。
至于宇航探秘技术,美俄更是从不外露。
然而,中国“神舟”飞船自力更生,无疑更能壮国威。与美俄两家相比,成功载人上天的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具有更显著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其轨道舱既能进行留轨对地观测,又能作为飞行器供今后天地往返运输。
连美国第二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奥尔德林也赞赏“神舟”飞船的新颖设计,认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应当与中国专家合作。
(本文摘自纽约《侨报》 作者:文波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