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某夜,茫茫戈壁深入夜幕笼罩。突然,一阵警报骤响,“蓝军”多方向、多批次向我守卫要地实施连续进袭,“红军”千人百车迅速紧急机动车至拦截地域。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数枚导弹喷吐着橘红色火龙呼啸出击,一举将目标“撕”成粉碎。空军地空导弹兵部队用忠诚和使命,为祖国万里长空铸就倚天长箭,使新装备战斗力水平成建制实现新跨越。
抢占先机为打赢
海湾战争的爆发,揭开了现代高技术战争发展的端倪。空袭与反空袭新的变化,给地面防空带来了新的挑战。空军地空导弹兵部队深切感到,要不辱使命地担当起保卫祖国领空的重任,就必须适应打赢高技术条件下防空作战的需要。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新型地空导弹和歼击机相继装备部队。新型地空导弹以其命中精度高、作战反应快,银箭傲然待发。某新型地空导弹首次高原实弹打靶试验即将开始。新型警戒雷达警惕地注视着天空。下午15时10分,一驾入侵“敌机”悄然出现在阵地右前方高空,地面警戒雷达立即发现目标,制导雷达将其牢牢“锁定”。“发射!“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只听见“轰”的一声,一团火光闪过,导弹拖着火舌迅速扑向“敌机”,将其一举击落。接着,新型地空导弹又依次按照高、中、低空的不同高度,以及不同类型、不同方向出现的“敌机”,接连发射导弹予以抗击,充分检验了新型地空导弹良好的战斗性能和武器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此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地空导弹部队具备了进入高海拔地区作战的能力,填补了防空史上的空白。
针对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提出的要求,空军机关带领兵种部队,坚持以军事理论研究为先导,狠抓重大作战问题研究,深入进行科技练兵和战法演练,加强了一线对空防御力量,相继完善了作战指挥和防控作战方案。对情报联网、指挥通信、伪装防护、防电子侦察和战时维修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划建设,做到了一套计划多种预案、一个预案多套战法、一套战法多种保障,深化了各种军事斗争准备工作。针对作战对手的武器装备更新和作战方法特点,他们坚持突出对抗、贴近实战、以“新三打三防”为重点,不断改进训练方法,积极寻求制敌的新战法、新招数。探索出了战法与训法相结合、静态训练与动态训练相结合、部队训练与基地化训练相结合的训练路子,为增强部队打赢能力铺平了道路。
人才添翼展雄风
空军地空导弹兵部队牢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嘱托,他们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把人才建设放在兵种部队的战略位置。针对军事指挥、工程技术“两支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理顺机制,提高层次,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初步构建了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相合,国内教育与国外培训互补、科技练兵与聚集育才互动、合成培训与多岗锻炼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支专业齐全、梯次衔接、素质较高、特色鲜明的人才群体。
为了保证空军引进的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空军机关早在新装备引进之初,就把指挥技术人才的配备作为重中之重,从各部队选拔抽调了一批素质好、技术精的骨干人才出国培训,培养了部队建设所必须的“种子”人才。接着,他们把新装备人才培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瞄准空军高层次“专家型”人才,启动了“人才培养工程”,相继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空军拔尖人才。针对新装备引进后面临的人才急需,空军机关经过科学论证,及时组建了新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才储备基地,为新装备部队人才的长远建设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空军地空导弹兵部队充分发挥院校在培养人才中的“酵母”作用,从提高培训层次、突出培训重点、改革教学内容、疏通培养渠道入手,逐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了以博士生、研究生为龙头,本科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结构,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范围,着重加大新装备、新技术、新知识含量,形成了大专业、多方向,高内涵的专业结构,积极建立部队和院校共育人才、训用共管的人才机制。他们还采取“非常之策”聘请了5位资深院士顾问,开辟人才培养“绿色通道”,加快了兵种高层次人才培养进程。他们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充分发挥院士顾问帮带作用。现在,空军地空导弹兵部队的技术骨干,不仅覆盖了60多个主干专业,而且覆盖了100%的作战团。
近几年来,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相继打造出千余名博士、硕士、学士为主体的新一代人才方阵,涌现出了“矢志钻研新装备模范干部”席吉虎、“以生命铸利箭”的杨选春、“指技合一”的复合型导弹营长杨学峰等一大批新时期地空导弹兵的杰出代表。部队先后取得了130多项科研成果,为空军地面防空部队战斗力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神箭逞威尽风流
当今世界,空防斗争进入高技术对抗时代,在空中战场的决斗日趋激烈。隐形飞机、巡航导弹、空地导弹等高科技空袭兵器大量使用,给地空导弹部队带来了严峻挑战。
党中央、中央军委敏锐洞察、高瞻远瞩,决策引进了一批新型地空导弹武器装备,空军地空导弹兵部队又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
西北某基地,我空军引进的数套先进地空导弹在茫茫戈壁依次排开,威武亮相。各种型号的不同飞行目标相继进入火力范围,搜索发现、截获跟踪、导弹发射……一枚枚利箭直射“天际”。经过一项项课题检验,一次次磨刀砺剑,空军地空导弹先后创下了部队实弹射击史上第一次击落距离最远的目标、第一次击落高度最高的目标、第一次同时击落多个目标、第一次击落带电磁干扰目标等“十项第一”,为祖国的万里晴空锻造了倚天利箭,铸就了一支威震长空的“拳头”力量。
1996年2月,台海风云骤起。一场代号为“联合—96”的军事演习在东南沿海某地域摆响战鼓。面对敌方可能先制反制的威胁,空军地空导弹兵部队在几十分钟内,发射了数十枚多种型号主战防空导弹,对敌实施了强大的空中军事威慑,协同我航空兵部队进行了空中进攻和抗敌先制反制作战,发挥出了“首当其冲、全程使用”的重要作用,为捍卫祖国尊严和统一,展示出了新一代地空导弹兵的风采。
2000年深秋,渤海湾畔。铁流滚滚,兵阵雄风。一架架战鹰呼啸云天,一枚枚利箭弓待发。一场诸军兵种联合战役演习即将拉开战幕。
午后,“蓝军”先发制人,两枚巡航导弹掠海飞行,游弋而来。目标迅即被我锁定,跟踪,发射!随着一阵震撼寰宇的惊雷滚过,两道彩虹划破天际,两枚巡航导弹应声坠落。接着,数枚利箭就像长了眼睛似的飞向天际,以雷霆万钧之势,扑向来袭的多批空中目标,几个漂亮的空中开花,将来犯之敌一举歼灭。
现在,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不断发展壮大,作战任务由重点要地防空向区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和支援空中进攻作战发展。数量由以前的几个“种子营”发展成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兵种,武器装备已由过去单一型号发展为多型号防空兵器配系,作战功能正由单一防空向防空与反导兼备的方向发展。
(文章原载于《法制日报》,作者:李国文、余有成、郭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