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影像交流周上周末在当地广东美术馆闭幕。本届交流展共由三个参展单元构成。香港国际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纷纷提供了各自最新的获奖代表影片参展。交流周的开幕和闭幕影片分别是内地导演李继贤的《王首先的夏天》以及荣获了2003香港国际电影节火鸟大奖金奖的匈牙利影片《打尸噎》。在此期间记者独家采访了香港国际电影节总策划王庆锵。请他着重就香港电影近年来的滑坡走势进行了分析。
都像《无间道》这样,小投资影片怎么办
王庆锵认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电影文化,香港这个地方很特别,很多年以来,香港的电影文化是以香港的商业片为主,打到世界上去的也都是香港的商业片。但近十年来香港的电影工业搞得不好,很多问题持续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而且越来越大,原因很多。”
对此,记者提起了去年在香港大获全胜的影片《无间道》,不想,王庆锵断然否认道:“《无间道》其实是个例外。这里的问题在于,如果一年中,只是靠那么一两部投资很大的卖钱影片占据市场,那么那些小投资影片怎么办?久而久之,也就没人给小成本电影投资了,当然我们很难说这种现象到底是好是坏,它可能会一方面促进电影市场,但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投资商对小成本电影的投资兴趣,而超高成本的电影毕竟不是目前中国电影的主流,不是随时都有的,这种现象其实就是一种电影工业的比例失调。”
如果说《无间道》是香港电影在眼下这个时期的一个“怪胎”,那么记者一下便联想到去年内地大片《英雄》的状况似乎与《无间道》也颇有相似之处,王庆锵则说:“《无间道》跟《英雄》还不一样,《英雄》是完全按照好莱坞的操作模式去运作的,而《无间道》却是一个大投资的标准港产片。”
香港电影工业的“病根”是导演跟着观众走
记者最后还是将话题锁定到了香港电影工业的“病根”,王庆锵说:“现在最好的是韩国,他们跟以前的香港很像。他们很有活力。韩国的电影环境允许他们的创作者天马行空,但现在的香港就不是这样了,投资商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生怕投出去的钱回收不了。但如果我们看看香港七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时的电影繁荣期,我们就能看到,当时的电影人就是有那种感觉———我们拍什么都好看,即便是最烂的片都会好看。所以我觉得商业片很重要的一
点就是要带观众去他们没有去过的地方。可就香港目前来讲,投资商要求导演一定要拍观众要看的东西,要导演跟着观众走,结果呢?拍出来的片子其实都是他们以为观众会要看的片子。这种状态对电影工业没有好处。而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导演带着观众走———我拍的这个东西,观众就一定要看,他们可能会喜欢,或者至少有一部分观众肯定喜欢———这样才对。”
至于观众,王庆锵认为:“他们有时候很聪明,有时候不太聪明,他们的口味很难把握。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说来说去,他们最终还是会对导演说:你是专家,你推荐一个地方,你带我们去看一个我们没有看过的东西吧。”
电影节不应太多也不必刻意限制
记者最后还提到了有关电影节的话题,现在全世界的影展大大小小有6000多个。而全世界的电影产量对这个数字来说究竟是否达到了供求平衡?换句话说,我们的影展是否已达到饱和状态?王庆锵的回答是:“影展的最大功用是文化上的交流,电影节本身不可能赚到什么钱,这是一个很谦虚的工作。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把各地的优秀电影拿来,集中到一起让一些喜欢电影的人来看。当然,一些大的电影节还有工业方面的功用,比如片商选片等。我个人认为,影展虽然不能太多,但也不必刻意去限制。当然,国内的影展倒还可以再多一点。”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