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台湾频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新综述:优势互补,两岸石化业合作空间巨大

2003年09月05日 09:14

  中新社北京九月四日电题:优势互补,两岸石化业合作空间巨大

      中新社记者刘舒凌路梅

  “二00三海峡两岸石油和化工经贸暨科技合作大会”今日于此间召开。两岸石化业者认为,双方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投资、共谋发展的空间巨大。

  目前,石油化学工业已经成为大陆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业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技术进步成果显著。

  据介绍,祖国大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石化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大市场空间。汽油、煤油、柴油消费量在“十五”期间将以年均百分之四点三到四点六的速度成长,天然气需求量将从二000年的二百六十亿立方米发展到二00五年的六百至七百亿立方米。

  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李寿生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再加上基础、装备、技术、管理等存在差距,大陆石化工业无论在经营规模、技术创新、营销手段以及管理体制和生产效率等方面都将面临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

  再观对岸,台湾石化工业在短短数十年间,自下而上、逆向发展而成一个完整体系,并带动岛内经济蓬勃发展。但由于台湾上游石化基本原料未能积极扩充产能,供应不足导致中下游业者产销失衡;大量仰赖进口也使台湾业者在对外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

  台湾石油化学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周新怀提出,大陆市场成长快速,拥有丰沛的土地和人力资源,台湾拥有资金和一定的技术能力,加强合作对双方都有利。

  面对加入WTO后关税减让等扩大开放承诺的兑现,大陆作为世界最大的潜在石化市场,竞争态势将加剧;而作为新世纪世界石化业共同主题的可持续发展,亦对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紧张等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两岸业者共同面临新挑战。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单洪青提出,两岸石化产品供需之间具有一定互补性。大陆合成树脂等产品的生产长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台湾炼油能力过剩,并具有成本相对较低、运往大陆沿海城市的成本较低、油品符合大陆标准等竞争优势。

  目前台湾石化企业在大陆投资设厂的情况已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江浙、广东、上海等地。单洪青认为,今后两岸石油石化公司可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发展高附加值石化专用品。

  他认为,两岸石油石化业各自拥有一些技术,两岸之间通过炼化技术交流、合作和转让,能提高共同的炼化科技水平。

 
编辑:秦欣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