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印象,近年来,“艺术”这两个字已经成为一种极其刻毒的骂人话,通常会隐含着这样的话外音:装腔作势、故弄玄虚、苍白晦涩、故做深沉、脱离实际、孤芳自赏……平常聊天的时候,如果哪位来一句“你真像搞艺术的”,对方几乎不可能认为是在夸他,一下子说急了眼,抡起板砖来也说不定……正因为如此,当第六十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前后,媒体纷纷为它戴上“艺术”的光环时,我就在心里对自己说:完了,这回轮到金狮奖挨骂了。
果然不出所料,不久就读到这样的文字:
“金狮奖还是要一届一届地颁下去,哪怕得奖的影片只是被一些‘伪小资’奉为经典,只是在某些小众报刊和网络上‘有限传播’。只不过,对于这样一个电影节和电影奖,即便它是国际级的,我们照样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
中国电影是否已经硬气到了对威尼斯说“不”的地步,自然见仁见智。不过记得有位伟人讲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同样的道理,对艺术和商业的不同侧重,也绝对不会是先天注定的。站在今天的时空里,对威尼斯电影节指手画脚、冷嘲热讽,当然是一件很爽很简单的事情。让我们暂且把目光投向更远、更深入的地方,探讨一下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以及它变成这样,究竟价值何在。
战争伤痛让政治走开
威尼斯电影节诞生于1932年。那一年,第十八届欧洲艺术双年展在威尼斯举行,一项名为“电影艺术展示”的新项目吸引了诸多目光,这便是电影节最初的缘起。《化身博士》成为第一部在电影节上放映的影片。1935年,威尼斯电影节改为一年一届。又过了一年,威尼斯有了国际性的评审团。
这是电影史上的第一个国际性的电影节,它比戛纳电影节早14年,比柏林电影节早19年。即使是电影艺术本身,当时也刚刚走过37个春秋。人们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然而占据了领先位置的威尼斯电影节,猜中了开始,却猜不到结局。
威尼斯电影节诞生于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从一开始就带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连“最佳影片”的奖项也被命名为“墨索里尼杯”。毋庸置疑,在一个政治多元化的时代里,电影与政治的联姻可以有多种形式,政治可以仅仅是蛋糕上的花纹。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政治是黑白分明非此即彼的,不是流芳百世,便要遗臭万年。可悲的是,威尼斯电影节选择了后者。
1938年,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纪录片《奥林匹亚》战胜法国导演马赛尔·卡内的《阴影之港》,夺得了“墨索里尼杯”,标志着威尼斯电影节的奖项开始变为纳粹宣传的工具。随着战争的爆发,在电影节上夺得重要奖项的影片更是全部来自轴心国及其附庸。这场比任何电影情节都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一直持续到1943年意大利投降。由于当时包括威尼斯在内的北部领土仍在纳粹德国的占领之下,威尼斯电影节被迫停办。1945年,当战争终于落幕的时候,曾经举办过10余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圣·马克电影院被盟军征为军用。
1946年,威尼斯电影节获得重生,在没有评审团的情况下,经过新闻记者的投票,法国导演让·雷诺阿为美国联艺公司执导的影片《南方人》夺得了最佳影片奖。同时,1940年—1942年的3届威尼斯电影节被视为耻辱,从官方档案中被清除出去。1949年,最佳影片奖被正式命名为“金狮奖”。
威尼斯电影节曾经那样热情地投入政治,但政治却几乎毁灭了它。从此,刻骨的伤痛让它远远躲避那个是非之地;从此,威尼斯让政治走开。
内外矛盾又掀波澜
平心而论,二战后的威尼斯电影节高举“国际化”大旗,一直到70年代之前,在商业和艺术两方面是兼顾的。《王子复仇记》、《欲望号街车》、《毒龙潭》、《码头风云》、《桃色公寓》等商业性较强的情节片,不但在电影节上拥有一席之地,还不时抱得重要奖项回家。也正是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涌现出了黑泽明、沟口健二、萨蒂亚吉特·雷伊等一批亚洲优秀导演,使亚洲电影正式成为国际影坛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世界电影的殿堂。
然而,当威尼斯电影节不断“国际化”的同时,另一方面的危机却在悄悄集聚。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对意大利本土电影出现了不应有的忽视。
这一时期恰恰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兴盛之际。但整个50年代,竟只有一届“金狮奖”颁给意大利影片,尤其是天才的卢西诺·维斯康蒂两度在呼声极高的形势下落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论和抗议。这本来是威尼斯电影节调整、回归原有风格的一个大好机会,然而电影节却再次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它转了个180度的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1962年开始,连续5届的金狮奖均由意大利影片获得。
在商业与艺术、外来与本土之间的这种大幅摇摆中,真正的危机终于在1968年到来。这一年,马可·费雷里、弗兰西斯科·马赛里、塔维阿尼兄弟和埃托·斯科拉等导演在帕拉佐电影院门前举行示威,以此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矛头直指威尼斯电影节的竞争规则,直指本土影片与外来影片的尖锐对立。这场危机的结果,是从1969年到1979年,威尼斯电影节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未举行任何评奖活动(1973年、1977年和1978年则根本没举办电影节)。直到1980年,“金狮奖”才重回威尼斯。此后,威尼斯电影节庄严宣布,我们的宗旨是“坚持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
只有这个标准是跨越国界的,而且,再不会有人举行示威来反对它。
如果没有威尼斯
历经劫波之后,威尼斯电影节终于回归艺术的本色。翻开历年获奖影片的名单,突然一个念头浮起:如果没有威尼斯,世界电影和电影人将会怎样?
如果没有威尼斯,黑泽明的价值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被世界所认识,《七武士》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去影响美国西部片的风格和轨迹。日本,包括整个亚洲的电影,也许还要在世界的一角继续沉寂许多个年头。
如果没有威尼斯,侯孝贤可能要一直等到数年后的戛纳,蔡明亮可能只好回头去拍他的电视剧集,台湾的新生代导演可能会缺少重要的第一推动力。
如果没有威尼斯,1999年张艺谋与戛纳电影节决裂之前,就必须掂量《一个也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成为张国荣那样的无脚鸟,在国际上无处栖身的后果———说不定就会忍气吞声。
总之,如果没有威尼斯,世界上的电影人就会少很多机会,世界电影也就会错过许多精彩。
在当今世界的三大电影节中,柏林以政治为符号,戛纳以商业为旌旗。威尼斯远离以上二者,如前所述,有历史的伤痕,也有现实的无奈。今天,无论从整个欧洲的大环境,还是意大利自己的政治生态着眼,维持这样一种局面,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我们还没有资格对威尼斯不屑一顾。更不要说中国最著名的一批导演中,很多人正是从那里开始了事业上的转折。我们的近邻日本是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最早、最多的亚洲国家,在那里,威尼斯电影节享有极高的声誉,获奖影片常常让人趋之若鹜———我们也许对那个民族有很多自己的看法,但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日本人表现出了罕见的知恩图报。
其实,在这个电影工业高度发达、好莱坞影片向全球侵蚀的时代里,保留一块像威尼斯电影节这样的“净土”,从任何角度讲都是一件好事。当整个世界沉浸在忙碌、浮躁的氛围中,当世界电影普遍陷入了创作困境的时候,也许获得拯救的契机,就隐藏在那个水城之中。
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王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