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威尼斯采访吗?”
——“不去,没劲!”
这是本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开幕前记者和几位国内同行的对话。这固然是因为今年华语片兵团的整体实力偏弱、没有了去年巩俐荣任评审团主席时的风光,更重要的是,有着“电影节之父”美称的“威尼斯”在迎来六十大寿之际已经显示出一股挥之不去的老态。尽管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主席莫里斯·德·哈登依然意气风发地宣告着“电影没有死亡”,但纵观近十年来“金狮奖”的得奖纪录,我们却不无尴尬地发现:以“艺术性”为评判标准的威尼斯电影节正越来越走入“小众电影”的狭窄天地,令人在庆贺其花甲诞辰之际不免要嘀咕一声———“威尼斯老矣,尚能看否?”
无趣是它的代名词
如果说媒体对威尼斯的冷淡多少还有点“看人头”的意味,那么那些以看电影为爱好、收藏碟片为乐趣的影迷对威尼斯的看法则可能更为客观。一位碟迷在听到“威尼斯”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平淡”:“三大电影节里就属它让我最不激动了,看到这些大电影节的得奖片出碟我们都会习惯性地去收藏,结果发现,威尼斯让我们‘吃药’的程度远远高过戛纳。”
有这种“吃药”经历的影迷又岂在少数?每当看到一张新碟上市,一旦封套上标有“荣获××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字眼,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回家后郑重其事地准备观看,打开碟机后渐渐发现不对劲:镜头不是十分钟“我自岿然不动”的就是一刻不停晃到你头晕,台词不是絮絮叨叨比唐僧还口罗嗦就是惜语如金比哑巴还沉默,加上时不时闪现在眼前阴暗的角落、悲惨的命运、丑陋的男女主人公……等到和碟友们再次交流时,当初购片时的兴奋早已换作了无奈:“怎么那么闷?”
久而久之,碟迷们对得奖片有了一种本能的“反胃”,只要看到故事情节是索然无味的,不管得不得奖,坚决不买;即使买回家里,也是束之高阁当摆设。《DVD导刊》执行副主编平辉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初大家都对艺术电影如饥似渴。可是当艺术电影一股脑地涌来时,我们才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消化。你当然可以说这是影迷的‘叶公好龙’,但电影人本身就没有责任吗?这十几年来商业片不断地吸收艺术片的精华,而艺术片本身却固守着原有的题材和风格不思进取。这就难怪威尼斯的路会越走越窄,对于这一类影片我们杂志不会倾注太高的热情,总觉得它和我们的生活没多大关系。我们不会羞于承认这一点:宁肯连看十部好莱坞大片,也不愿看十部得奖的艺术片,因为我们的时间太宝贵了。”
票房是它的致命伤
回顾“金狮奖”十年得奖名单,其中当然有《暴雨将至》这样公认的艺术性和可看性俱佳的杰作和《傲气盖天》这样有茱利亚·罗伯茨、利姆·尼尔森等大牌加盟的影片,但更多的却是充斥着编导个人情绪的“作者电影”,即使名气大如基斯洛夫斯基,他的《蓝色情挑》也是让大多数观众坐不住的;北野武的《花火》、陈英雄的《三轮车夫》、蔡明亮的《爱情万岁》都有足以令人昏睡的情节,蔡大师的《爱情万岁》本身台词不足百句,今年他更卷土重来,以只有8句台词的《不散》冲击“金狮”,颇有几分挑战“忍耐极限‘的意味。
这些影片在捧得“金狮”的那一刹可谓风光无限,不过在短暂的光芒过后它们却没有更多的余辉,这些领奖台上的“巨人”一旦走进市场几乎难逃“缩水”的下场,不用竞争就能获得“票房毒药”的头衔,1999年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媒体大肆宣传这部荣获“金狮”大奖之作,中影公司则以1000多万元的天价买下该片国内的放映版权,结果老百姓就是不买账,票房自然血本无归。也难怪3年以后张大师要竭尽全力拍一部《英雄》为自己正名,还记得去年他在《英雄》上海首映式上拿自己开刀的话吗:“那些在国际电影节上得奖的影片,其实也就那几场的观众……”
说“不”是我们的态度
毫无疑问,这十多年来威尼斯对华语电影可以说是青睐有加,侯孝贤、张艺谋、蔡明亮频频登顶,张艺谋更是在短短8年间先后以《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两擒“金狮”,为大师的光环再镀上一层金箔。得奖当然是皆大欢喜的事,只不过在大多数中国电影观众看来,“热闹是他们的”,得再大的奖跟自己没关系。
与华语影片在威尼斯的屡有斩获相对应的却是整个华语影坛的萧条。台湾地区的电影早已被几位大师送进了绝路,《运转手之恋》的导演张华坤曾在上海对此有绝妙的讽刺,“艺术片最好拍了,把机器架在那里,让人走来走去就行了”;曾风靡全世界的香港电影如今也是产量骤减,连亚洲盟主的地位都被韩国同行威胁,一度是威尼斯宠儿的陈果这两年似乎也把“草根电影”玩到了死胡同;内地的电影创作同样不容乐观,进口大片的份额增加令国产片生存空间更为狭窄,几位威尼斯的熟客除了张艺谋“痛定思痛”拍出了市场大卖的《英雄》外,都还是与人民群众的队伍保持了相当的距离:张元拿过威尼斯“最佳导演奖”,不过从《过年回家》、《我爱你》到《绿茶》,影迷们越来越发现当初对他的那点景仰原来仅仅是因为看不到他的电影;田壮壮的《小城之春》去年捧回了“圣马可奖”,这部意在向前辈大师费穆致敬的作品在更多人看来不过是一部“东施效颦”之作,而田大师那番“我的电影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豪言壮语只怕又要延误到22世纪了。
威尼斯已经多年没有出现《罗生门》那样激动人心的作品了,但“金狮奖”还是要一届一届地颁下去,哪怕得奖的影片只是被一些“伪小资”奉为经典,只是在某些小众报刊和网络上作“有限传播”。只不过对于这样一个电影节和电影奖,即便它是国际级的,我们照样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华语电影要是照它的路子拍下去,走向没落是迟早的事,世界电影要是照它的路子拍下去,那么真的应该像英国名导彼得·格林纳威建议的那样———在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举行“电影死亡”专题研讨会。
来源: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