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五日电 :台湾领导人只是嘴边说说 岸“直航”不可阻挡——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李非教授看台湾炒热“直航”话题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台湾领导人陈水扁本月十三日突然提出“直航三阶段论”,表示将在明年“大选”后推动两岸“直航”谈判,岛内行政当局随后提出“两岸直航评估报告”。台湾领导人是否真有诚意推动两岸“直航”?就此问题,本社记者电话采访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李非教授。
李非认为,台湾领导人陈水扁本月推出的“直航”议题,仍然只是嘴边说说而已。
他说,这并不是陈水扁第一次提“直航”。二000年参加台湾“大选”时以及当选台湾领导人后不久,陈水扁都曾提出“直航”议题,但是在三年多的任期内他都未曾务实推动过。现在四年任期将要结束时重提“直航”议题,李非分析,陈水扁还是从政治角度出发、为选举考虑,而忽略了两岸经贸关系和两岸同胞的福祉。陈水扁的目的是为他参加明年台湾“大选”服务。
李非认为,开放两岸“直航”是拯救台湾经济的一服良剂,应该从经济角度来看问题。
一方面,投资大陆的台商需要它。李非说,台湾经济属于海岛型经济,必须通过对外部生产要素的交换实现对外循环。六、七十年代,台湾经济依赖的是从日本进口技术、在台湾加工、产品向欧美出口的三角贸易格局;八、九十年代,发展到从日本进口技术、台湾接单设计、大陆加工、产品出口欧美的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则形成了从日本进口技术、台湾设计、大陆加工销售的新局面。
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密集的轻纺产业、石化产业和以电子资讯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分三波逐渐转移到大陆。随着经贸关系向着更深、更高层次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正在加深,开放“直航”已成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岛内产业也需要它。当前,台湾经济面临转型,生产型台资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大陆,留在岛内的是包括货物中转、金融服务在内的服务产业。但是,岛内的需求毕竟有限。
李非说,岛内服务型产业着眼于为迁移大陆的生产型企业提供服务。近几年,每天都有一万多台胞往返于两岸之间,一千万美元资金流入大陆,一亿美元货物进入大陆。这其中包含着巨大的商机。
那么,“三通”、“直航”继续拖延下去,岛内服务型企业缺少服务对象,而大陆生产型台资企业无法降低货物流动和金融等方面的交易成本。这对于台商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以及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李非说,当前两岸之间在经济上有互补关系,有共同话题,在政治上却是对立的。要想务实推动两岸经贸与台湾经济的发展,应该采行政经分离的做法,把暂时解决不了的分歧暂时模糊处理。
但是,岛内行政当局提出的“两岸直航评估报告”中,称将坚持“国家主权”、“绝不退让”。对于台湾领导人提出的以所谓的“一边一国”为基础谈“直航”,李非认为,这是在“直航”这样的经济议题中强行加入政治成分,大陆方面无疑是不能接受的。
陈水扁只是嘴边说说,那么,“直航”是否还将长期拖延下去?李非表示,两岸的交流交往正在不断增加,实现全面“直航”只是时间问题。
李非认为尽管现在的台湾领导人不愿意,但是在两岸间有着巨大经济利益相互牵连的情况下,客观上他还是要做一些适度的开放。他说,不管台湾政局怎样变化,“直航”、“三通”面临的障碍只会有多与少的不同;在经济利益紧密相关的情况下,“直航”、“三通”和更加开放的两岸经贸关系是一个挡不住的大趋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