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雅文化上“评坛”:让所有人听懂《红楼梦》

2003年08月06日 17:00

  从8月3日起,已“淡出”评坛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讲百集评书《红楼梦》。评书一经播出,即引起广大听众的关注。在曹雪芹诞辰28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这是对这位不朽的小说作家最好的纪念——

  双腿残疾的庞立仁是北京二十四中的教师,2000年秋天,退休后的他突发奇想:何不做一次大胆尝试,将《红楼梦》改写成评书?三年来,庞立仁为完成评书《红楼梦》初稿改编工作,光圆珠笔就消耗了一百余支,平均每八天就用完一支,终于完成《红楼梦》评书脚本60多万字。

  通俗诗词典故当故事说

  《红楼梦》中文字语言和情感故事细腻缠绵,但晦涩迂回之处非常多,200多年来很难普及。评书是口头文学,雅俗之间的冲突就成为改编者要解决的难题。参与改编的曲艺作家王印权说:“我们主要思路是以说故事说人物为主,把诗词典故都当成故事说。”为了加强《红楼梦》的故事性,对原著做了必要的删、改、补、移工作,把200多年前的语言改成现代人听得懂的通俗用语。例如,银子是什么概念?现代人没概念,说书过程中就加进了解释:“一两银子能买20斤螃蟹,一斤螃蟹六七十块钱。”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辑邹宗平说:“对《红楼梦》的改编避开了景物描写和大量的诗词,使评书语言通俗的长处充分得到发挥。真正做到雅俗共赏。”

  精彩鲜活人物呈现眼前

  为了使评书“抓人”,改编者忍痛割爱了不少东西。庞立仁告诉记者,原著中对于大观园的描写很细致,捧着书看很过瘾,但是讲起来就显得罗嗦,所以评书脚本就把这段描写删去。此外,书中的诗词也只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几首。

  评书正式表演时,以叙述故事并讲评故事中的人情事理为主,如果介绍新出现的人物,就要说“开脸儿”,即将人物的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特征作一描述或交代,这一特点在《红楼梦》中也有体现。凤姐儿刚出场时,大段的服饰、动作、眼神、语言描写,配上演员抑扬顿挫的声音,“凤辣子”鲜活的形象一下子就出现在眼前。

  观众婉转之美会不会打折

  一些没听过的市民对此表示担心,认为《红楼梦》最美的地方就在于凄美婉转,让人有回味的余地,用评书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会不会使这种特有的婉转之美“打折”?但庞老师的儿子听完第一期后说:“这部评书给习惯了传统评书的听众以新鲜感,一片金戈铁马中突然来了脉脉柔情。”家住上地东里的吴新华奶奶的评价简单明了:听得懂。吴奶奶告诉记者,她文化水平不高,《红楼梦》的故事都是听人讲的,但从来没有人完整地把故事“顺”下来,“这几天我天天听呢”。

  主播对演员功底是个挑战

  据刘兰芳老师的先生、曲艺作家王印权介绍,早年刘兰芳唱东北大鼓时就唱过《红楼梦》,而且刘兰芳与曹雪芹是同一个祖籍。但王先生坦言,搞文艺的都有很深的红楼情怀,但《红楼梦》这种至雅的东西与评书的金戈铁马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演员的素质和功底是个很大的挑战。首席记者崔红晨报记者朱烁

  背景资料

  五十年前就有此想法

  解放前就有说书人想把《红楼梦》搬上“评坛”,但因为这部古典名著“偏雅”,缺乏跌宕起伏的故事性而被放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雅文化的作品《红楼梦》终于被搬上了大众文化的“评坛”,而且在全国范围内播出。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崔红 朱烁

 
编辑:王艳红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