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体育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官方人民日报解读产生历程

2003年08月04日 07:33

  中新网8月4日电 8月3日,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诞生。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人民日报今天刊载长文对此进行了解读。

  8月3日20时30分,北京天坛祈年殿前,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全球发布仪式正在隆重举行……

  中国领导人和国际奥委会官员掀开黄缎面,打开紫檀盒,取出一方晶莹剔透的中国印章———“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饱蘸红色的印泥,在中国宣纸上郑重地盖下印记……

  中国印———这是2008年将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她图案似印非印,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寓意舞动的北京;她是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神韵的中国汉文化的符号,象征着开放、充满活力、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国形象;她体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内涵,再现了奥林匹克友谊和平进步、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

  中国印———这是13亿中国人面向全世界的承诺。盖下这印记就意味着用我们中国人最庄重、最神圣的礼仪,再次向全世界庄严承诺:要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这是中国人民的诚信和尊严所在。

  举办一届最出色的奥运会,首先要创造一枚非常出色的会徽———

  世界和中国的众多一流设计公司和设计大师同一擂台竞赛,1985件应征作品雪片般飞到北京奥组委

  举办一届最出色的奥运会,首先需要创造一枚最出色的会徽。2002年7月2日,北京2008奥林匹克设计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前来参加设计大会的600多位设计师来自世界各国,其中有众多一流的设计大师。他们步入会议大厅时就像走进了奥林匹克景观世界。在通向二楼的滚梯两侧,精心布置了45块展板,每块展板上都是一届夏季奥运会或冬季奥运会的会徽,而第四十六块展板、也就是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展板上则画了一个大大的“?”。这个问号将请全世界的设计大师们作答。

  早在申奥期间,中国人就创造了一个令世人非常喜爱的申奥会徽———“太极人”,成为凝结全中国人民、全世界华人团结申奥的象征,为北京申奥成功作出了贡献。既然如此,何不以此沿用为2008年奥运会会徽?殊不知,申奥与举办奥运会的理念有较大不同,奥运会历史上还没有一届沿用申奥会徽。另外,从奥运会市场开发的角度来看,也必须按照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来设计新会徽。更为重要的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又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应当设计出更加完美的奥运会会徽,为奥林匹克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设计大会上,北京奥组委正式向全球1500多名专业设计师抛出绣球,征集2008年奥运会会徽设计。

  2008年,首次在东方文化发源地中国举办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会徽,应是东方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的丰富和完善。诗意的中国,古老而青春的北京,如何在奥林匹克精神的照耀下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成为考验全球设计师的一个命题。

  设计大会结束后的3个月时间内,会徽征集办公室的电话成为北京奥组委最繁忙的热线,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要接100多个国内外设计师打来的咨询电话,累计接受各种询问近万次。

  2002年10月8日是征集会徽的截稿日期。这天,北京奥组委所在的青蓝大厦旁边的东四十条邮局异常繁忙,用于包装的牛皮纸全部售罄。这是因为参加会徽设计大赛的几十名设计师,带着设计作品从全球各地赶来,在最后时刻报名。但大赛规定,所有作品必须进行密封包装。这个不起眼的邮局的牛皮纸突然成了抢手货。就在当天18时截稿前的几分钟,会徽征集办公室又一下子涌进七八位设计师递交作品。

  经统计,北京奥组委一共收到应征有效作品1985件,其中来自中国(含港台)的作品1763件,国外的作品222件。在参赛作者的名单里,有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998年长野冬奥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2002年韩日世界杯等大型国际体育活动设计中标的国际著名设计公司,也有在奥林匹克百年纪念标志、悉尼奥运会火炬、奥林匹克百年、北京申奥标志等项目中标的设计机构和设计大师。奥运会不仅激发最伟大的运动员创造最好的成绩,而且激发最伟大的设计师创造出最伟大的作品。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最终胜出———

  中外专家评委对1985件应征作品进行严格评审、反复比较、认真筛选,第1498号作品浮出水面,又经过多次修改调整和各界人士论证才确定

  2002年11月3日,对参赛作品的复评开始了。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奥运会景观设计专家、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景观顾问、亚特兰大1996年奥运会设计主任布雷德·科普兰德,与其他3位世界顶级奥运会景观设计专家一道,专程来北京参加复评工作。

  在此之前,由7人组成的中国专家小组对1985件作品进行了初评,从中选出了88件入围作品。后来,根据会徽设计大赛规则和程序,由11名中外专家组成的复评评委会又把具有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14件作品增添到入围作品中来。

  11名中外专家评委非常认真、谨慎,先是用铅笔轻轻地写在选票上,一圈下来,所选的作品数量不够,就再选一遍;如果多了,就在几个得分相近的作品中反复比较、认真筛选。然后,中外评委投下了自己庄严的一票。

  很快,统计结果出来了,前十名设计大赛获奖作品产生。获得总分第一名的作品是第1498号,就是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原型,作品的作者是北京始创国际企划公司。

  为什么第1498号能够胜出呢?中国专家评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常沙娜、陈汉民,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林磐耸,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谭平,同济大学教授林家阳等认为,在前10名获奖佳作中,五彩祥云、草书的中国龙字、天坛图案、长城图案、中国戏剧脸谱、日月山图案等设计,虽然构思巧妙,设计手法都有独到之处。但是,有的与以往相关设计徽识相似,有的在表现手法上过于陈旧,有的让人看了不容易理解其内涵,有的缺少亲和力。而第1498号风格独特,寓意丰富,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印本意是一种承诺;用在会徽上,即是向全世界承诺,要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

  外国专家评委又为什么钟情第1498号呢?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设计与景观主任彼得·T·莫舒斯说他一看到这幅作品就被震撼了。他说:“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一个图案,那就是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是中国的,能传达出基于悠久历史和传统沉淀之上的现代感。”

  此后,北京奥组委又专门请来社会各界人士组成评议委员会,对前10名作品征求意见。为了不遗漏可能被忽视的作品,还将得分在前30名以内的其他作品补了上来。评议中,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第1498号上。

  北京奥组委将第1498号作品确定为最佳会徽方案,大赛产生的另外几件获奖作品也作为备选方案,在国内进行工商注册检索查询。遗憾的是,那几件作品都有较多的重复,惟有第1498号独树一帜。同时,请国际奥委会委托专门公司对此进行国际查询,最后也顺利过关。

  同查重工作同时进行的是第1498号的修改,最先遇到的问题是她最初没有准确的称谓,而优秀的会徽一定要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

  最初,大家对这个似“京”非“京”、似印非印的图形拿不准,硬说它是“京”,它是个不完整的字,叫起来不严肃。为此,十几位书法专家翻阅了大量资料,有的还亲赴河南殷墟查找甲骨文核对,最后都认为不能以“京”字冠名。后来,几位篆刻专家提供了宝贵意见,认为它是一种图形,是印章的一种,叫肖形印。

  至此,第1498号作品有了正式的名称———中国印。

  会徽原来的造型吸取了古代壁画人形的风格,但看上去不舒展,缺少时代气息。现在的会徽图案,手臂部分的舒张度大了很多,腿部造型也做了较大修改。至于其他细微方面的改动就更多了,比如,图形的笔画加粗了一些,“头”部的大小及全身的比例进行了微调,包括制印方面的刻残度也更专业化和更自然等。据介绍,对“中国印”大的修改就有八九次,小的地方几乎每天都在改动。

  会徽作为一个整体,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印形部分;二是“Beijing2008”字样;三是奥林匹克五环。因为印形极富中国文化特色,那么“Beijing2008”字样也应与之相配。最初考虑用印刷体字,但与印形不相匹配;又考虑用毛笔一般性书写,但难以反映中国字体的厚重。后来倾向于用童体。于是,北京奥组委有关工作人员向北京幸福时光幼教中心和灯市口小学的300多个孩子和小学生采集童体字,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到最后,印形的创作者们提出用汉简体,并画出了雏形。这个方案得到了包括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在内的各方面一致好评,大家认为,汉简体能更好地与印形相配,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厚了整个会徽的文化底蕴。

  2003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带着会徽样板来到中南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李岚清同志,在看到会徽和听取了相关汇报后,对会徽表示了高度赞许,并批示“同意”。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终于脱颖而出,只待获得国际奥委会终肯。

  罗格主席在“中国印”样本上庄重地盖上“罗格之印”———

  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特意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奥委会官员对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方案赞不绝口

  2003年3月28日下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大楼前,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猎猎飘展。这是国际奥委会专门为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送审而升起的。

  大楼内的会议室里,当投影光柱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设计方案“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定格在国际奥委会官员面前的一刹那,罗格主席带头鼓掌,场上随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会徽表现和平,充满热情,象征进步,具有动感,既反映中国特色与传统,又为全球认可;在抓住北京生气勃勃精神的同时,还反映奥林匹克理想和价值观……”伴随着陈述人富于张力的语言,会徽吸引着所有在场人的眼睛与心神。这时,罗格突然轻轻招手叫来秘书,耳语了几句后,秘书悄悄离开了会议室……

  “出色、富有诗意!”听完陈述,罗格主席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方案赞不绝口,称其“既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又传递了一个前途光明的伟大国家青春和富有朝气的精神”,对北京奥组委拿出如此杰出的设计方案表示祝贺。维尔布鲁根指出,该会徽“符合北京奥组委所确定的目标,体现了北京奥组委工作的质量和价值”。

  按照惯例,国际奥委会主席要在会徽样本上签名确认。罗格主席再次给了所有在场人一份意外的惊喜:“我要以你们中国特有的方式来确认会徽!”旁边的秘书递上了罗格自己的中国印章和印泥。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罗格特地让秘书取印章去了。罗格取出印章,在会徽样本左下方端端正正地盖上印章,“罗格之印”4个纯粹的汉字立即跃入大家的眼帘。然后,他又在印的下面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会徽十分巧妙地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元素结合在一起,将历史遗产与现代北京和中国的形象及其对世界、未来与奥林匹克的庄严承诺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获知会徽正式通过的喜讯后,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靳尚宜非常激动。他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传达和代表了三层含义:一是会徽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作为标识主体图案表现形式,选用中国传统颜色———红色作为主题图案基准色,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代表着民族与国家,代表着喜庆与祥和。二是作品主体部分又似“京”字,又似舞动的“人”张开双臂,充分反映了当今中国既拥有灿烂悠久的历史又充满现代气息,传递着友好、真诚与热情。三是作品中巧妙地幻化成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人形,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强调了以运动员为主体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充满动感与活力。

  8月3日20时30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北京天坛祈年殿前,在这里隆重举行的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全球发布仪式,撩开了“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神秘的面纱,通过电视直播,迅速传遍全世界。

  由北京工美集团大师们用同一块新疆和田玉精心雕刻的两方“北京奥运会徽徽宝”,一方将珍藏在中国有关博物馆,另一件将作为13亿中国人民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见证,被送往坐落在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永久珍藏。

  瞬间虽短却意味着永恒。摄像机的镜头在聚焦,照相机的灯光在闪烁,便携电脑的键盘在跳动……在首都北京,在全国各地,在世界各个角落,亿万民众见证了“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娇美的容姿,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能见证这个诞生于东方文明古国的奥运会会徽所蕴涵的庄严承诺———北京一定能奉献给全世界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

 
编辑:宋方灿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