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三十一日电 题:非典结束北京大学生暑期忙健身
作者 陈琛
刚刚结束的“非典”改变了北京高校大学生的暑假生活方式。很多家在北京或暑假不回家的大学生都赶到健身房办理了月卡,准备好好过把健身的瘾。
就读于海淀区一高校的女生王某是一个健身爱好者,她表示,一些高校能够提供的健身场所有限,健身设备和器材也不富裕,健身项目相对较少,大学生们就从其他渠道寻求满足,比如去档次不是太高的健身房,接受专业教练的指导,更加科学的健身。
北京大学的本科生小陈说,平时同学们总是匆匆往返于教学楼和图书馆,应付沉重的学业负担,很难再有多余的精力去健身场所锻炼。现在到了暑期,能够自由地支配时间,可以放松的健身一把。
走在北大校园幽静的小路上,经常会有跑步的同学从身边经过。生物系的王恩珏每天从图书馆回来路过操场时,总要去练习一会器械,亲历了SARS的他说:“现在觉得还是有个好身体最重要。其实有了健身的观念,随时随地都可以锻炼身体。暑假期间健身项目很多,大家锻炼的时间也长了,打球跑步游泳这些活动简单易行,花费也不贵,同学们都很喜欢。”北京大学山鹰社的同学每周都有固定的训练,近日,攀登队长带领十六名社员攀登青海玉珠峰,有十二人登顶。
北京大学生的健身方式越来越丰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以前大学生为了塑造形体美跳健身操,前两年街舞流行起来,而现在,练习搏击健身操、瑜珈健身操、拉丁健身操和散打、武术、跆拳道以及攀岩等刺激运动项目,成为北京大学生的时尚。北京高校一位负责人说,现在大学生健身意识提高了,健身兴趣增强了,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集体育、美育于一体的健身方式也引进健身课堂。
自觉健身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同学之间请客不去饭馆,而是去健身场地打球,这成了大学生中很时髦的交谊方式。
SARS横行期间,大学生出于自卫的本能将健身列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疫情过去之后,很多大学生已经学会如何培养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健身自然溶入到生活当中,更科学、更多元的展示自己健与美的风采成为首都大学生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