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贫困生问题的另类思考:助学贷款与计划生育

2003年07月24日 14:57

  中新网7月24日电 中国文化报今日报道,每年高考录取之时,贫困生问题便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然而由资助贫困生,不得不引起另外两个话题:一是助学贷款问题,二是计划生育问题。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启动了形式多样的助学贷款计划(工程)。助学贷款自然与社会无偿捐赠不同,它是需要贫困生今后如数偿还的。可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贫困生在如期还款这方面做得并不好,很多贫困生走上工作岗位许多年,具备了偿还贷款的能力,却迟迟不履行偿还义务,而是千方百计地逃债、赖账,致使助学贷款的还款率低得惊人。前不久来自《经济日报》的报道说,辽宁省集中社会力量设立的“寒窗基金”,从1996年开始光在铁岭市就发放无息贷款547万元,资助2000多名学子走进了大学校门。然而首批得到这项资助的本科生已经毕业2年多、专科生毕业3年有余,近千名大学生却没有一个人主动还款,目前受资助大学生的还款率仍然为零。

  助学贷款打了水漂,有去无回,不仅极大影响了社会各方力量资助贫困生的积极性,也使得用于资助贫困生的款项无法周转,无法再去资助更多的贫困生。贫困生的“赖账”行为,是缺乏诚信的表现,说得难听一点就是“过河拆桥”,这种“过河拆桥”的贫困生并非个别,而是绝大多数,贫困生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如果说贫困生需要资助更需要尊重,那么如期偿还贷款,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就是贫困生重拾自尊、赢得社会尊重的最好途径吗?贫困生赖账不还,却希望社会给予尊重,这恐怕很难自圆其说。

  贫困生之所以贫困,之所以上不起大学,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却很少有人提及的原因是,有些贫困生是因为家里的兄弟姐妹太多、家境负担太重才上不起大学的。他们的父母在生养他们之时,想到的只是多子多福,人丁兴旺,却很少考虑到是否有能力将子女培养成材,让他们接受高等教育。

  山西某次矿难时,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新闻里看到,某位遇难者家里挂着一张“全家福”照片,照片上共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遇难者家属不断诉说着自己的家庭如何困难,不得已才到矿上打工“以命换钱”。他们的贫困现状让人心酸,令人同情,可是早知今天,当初何必违反国家政策,非要生养那么多孩子呢?那些因为家里子女太多而无力供养孩子上大学乃至上中学的家长们,是否应该反思自己?那些还打算多生多养的父母们,能否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

  文章称,可能有人说,此种观点缺少人性关怀,冷冰冰的一副面孔,和当前的舆论主流唱反调。但是这些“另类”想法是基于事实说话,并非夸夸其谈。当然希望每个贫困生都能得到资助,不会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但更希望贫困生能够自尊、自立、自强,讲求诚信,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取得人们的理解和尊重。(庆盛)

 
编辑:窦彦莉

相关报道: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成果显著 3万余名贫困生受资助 (2003-07-23 15:57:55)
          中央、自治区拨款1.9亿元确保贫困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2003-07-10 17:07:00)
          甘肃民企关注光彩事业 投资4600万资助贫困生上学 (2003-06-17 10:33:05)
          为避免贫困生辍学 新疆205万中小学生将免交学费 (2003-06-16 16:21:02)
          日籍华人资助四川三台县50名中小学贫困生 (2003-04-23 16:49:06)
          旅美台胞郑天琴创办教育基金会热心资助西部贫困生 (2003-03-30 22:14:44)

  打印稿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