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顶住压力保持人民币不贬值,被世界各国称赞。2003年,中国面临着同样巨大甚至更难抵御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这次不同的是,鲜花和掌声不见了,中国成为美日批评的对象。《华尔街日报》7月22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计划在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就美中汇率问题作证,但目前尚不清楚该听证会将于何时举行。这表明美国国内关于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声音正在逐渐增大。7月21日,日本媒体《朝日新闻》幸灾乐祸地指出:“针对使人民币同美元的汇率几乎固定不变的中国汇率政策,迫使中国采取灵活政策的国际包围网正在收紧”。
今年以来,海外刮起了一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大风。先是日本财务相在七国财长会议上提出类似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那样的文件,要求人民币升值。随后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也表示人民币应该升值。而由于美元走低,欧洲和东亚一些国家担心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冲击,也不同程度地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列。国际上遂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压人民币升值的势力。
在这个所谓的“国际包围网”中,日本充当了抨击中国的急先锋。日本高级官员屡次指责中国出口通货紧缩和“挖空”日本劳动力市场。有意思的是,日本的言行未等中国人站出来辩解,就遭到了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的驳斥。有“欧元之父”之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戴尔在年初访问日本时,就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应该顶住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前,这位正直的经济学家再次告戒中国人,人民币若升值,其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超过SARS,中国的金融系统现阶段还根本无法承受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所带来的冲击。美国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7月上旬访华时,针对日本的说法指出,“(日本)这真是再离谱不过了”,并告诉日本,“成本低、质量高的中国舶来品大大增强了困难重重的日本消费者的购买力———正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出口机器带给全世界的好处。”
然而,日本并没有因此“闭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日元被逼升值引起的灾难性后果曾使日本感受过切肤之痛,它还为什么如此积极地敦促中国走同样的路。迫于美国压力,日本在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后,日元币值在10年间上升了两倍。人们普遍认为,此举最终导致了日本的泡沫经济。而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带来同样的后果:有损中国,难益世界。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在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刻炮制出“中国出口通货紧缩论”,并逼迫人民币升值,不得不让人怀疑它的动机。无论如何,日本人应该清楚一点,牺牲了中国经济,对日本没有任何好处。
本来,日本每况愈下的经济地位和国际上不高的影响力使得中国完全不必理会它的无理指责。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也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列。更为糟糕的是,人民币升值与否本来是一个经济问题,现在它正在被演化成美国国内的政治问题。美国纽约州民主党籍参议员舒谟和其他三位参议员日前致信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要求财政部调查中国人为推低人民币汇率的做法是否给美国的就业市场造成了冲击。布什政府的一些人现在不断要求中国放开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大选,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美国国内处境艰难的制造业是2004年总统选举的关键所在。而这些人据此攻击中国的理由有两个———2002年中国超过美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吸引外资国;美国去年对华贸易赤字达1030亿美元。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抢了美国人的饭碗。
不管什么事情,一旦被扯进美国国内政治,尤其涉及到总统大选,就将注定是一个非常复杂棘手的问题。布什为了保住总统宝座,会不惜一切代价地讨好目标选民,人民币很有可能成为美国国内政治的牺牲品。很多中国人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美国为了党派政治的需要把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和人权问题挂钩给中美关系造成了多么恶劣的影响。正如花旗集团经济师黄益平指出,日本要求重估人民币的呼声没有太多的分量,但中国的决策者可能会对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压力做出反应。
为何推动人民币升值?甚至连很多经济学家都搞不明白这股国际势力的真正意图。美国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指出,打破人民币与美元的挂钩将使全球化新型生产模式所必需的供应链遭到破坏。它将给带头前往中国采购的日本、美国和欧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工业世界施加压力要求中国改变货币政策其实会适得其反,只会将它自己的努力成果化为乌有。史蒂芬·罗奇实在猜不出对自己不利但还坚持推动人民币升值做法的原因,他只得做出了这样一个假设:某些国家不愿意承担他们自己的责任。富裕的工业化国家,为他们经济的缓慢恢复找了中国这个替罪羊。
美国银行外汇策略师弗朗克警告说,美国将人民币重估问题政治化的举动可能会适得其反。他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国越是设法将这一问题政治化,中国就越不可能听从它的意见。(来源:《中国青年报》文/石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