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盘活海口烂尾楼“第一人”:“烂尾楼”里有黄金

2003年07月13日 13:39

  中新社海口七月十二日电题:“烂尾楼”里有黄金——访盘活海口烂尾楼“第一人”高秀明

  中新社记者王辛莉

  “每一幢‘烂尾楼’都有一个故事。”海南华亭嘉园实业有限公司总裁高秀明微微一笑说:“当然,盘活每一幢‘烂尾楼’也都有一个故事。”看得出,他很是“享受”这些故事。

  一九九九年,高秀明第一个投重金续建位于海口闹市区的“烂尾楼”椰岛大厦,大获成功,由此拉开海口市处置盘活‘烂尾楼’序幕。至今,华亭公司已收购续建七幢“烂尾楼”,建筑面积近二十万平方米,约占海口目前成功处置半拉子工程的二成。

  “烂尾楼”在他这里成了黄金屋。公司数年成长为海南房产旗舰企业,利润随之而来。在政府补贴外,他赚取了售价百分之十的毛利率。

  被“逼”上岛

  年逾五十的高秀明是北京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国务院某办离职,后从事建筑、软件、经济、法律等工作。

  说起高秀明上岛盘活“烂尾楼”也是一个故事。九十年代,一位朋友向他借二百万元在海南做房地产,因资金断链,项目成为“烂尾楼”。无法还债的朋友“耍赖”,提出由高秀明注入资金接手续建“烂尾楼”。

  一九九八年,因“烂尾楼”债权纠纷,被“逼”上岛的高秀明走街串巷,从一幢幢“烂尾楼”里看到了潜在的大商机。

   两个“杀手锏”

  与同行相比,高秀明从寻找目标到出售成品房有两个“杀手锏”,手握利器的他稳稳站在盘活海口市“烂尾楼”的前沿。

  一是亲力亲为找目标,不从中介拍卖机构转购。相中一幢“烂尾楼”,千万百计找到楼宇直接相关的债权债务人谈判购买,有效降低成本。二是开发低价房,盯住工薪阶层大市场。

    港澳发展大厦的盘活处置的曲折和复杂至今让高秀明记忆犹新。位于海口著名商业区的二十五层半拉子工程港澳大厦牵涉六家企业的账面买卖、抵债、托管、资产置换,及文本协议、口头协议等交易形式。凭借法律知识和经济手段,六家关联企业错综复杂关系渐被理顺,最终他说服债权人盘活资产、转让大厦产权。

  准确定位中低档市场,实行“无条件退房”等营销策略,华亭公司的楼盘从开盘至售罄平均三个月时间。

         为政府建言献策

  让高秀明更自豪的是,他的实践经验获得海口市政府及海南省处置积压房地产部门的重视,多次被邀请对拟出台的政府规章和人大法规建言献策。

  高秀明的赚钱效应带动更多房地产企业进入“烂尾楼”开发市场,有了规模效应,市场需求被充分激发。尤其近年海南岛良好的人居环境及较低位的房产价格,使岛外消费者闻风而至,占海口商品房消费市场的一半。高秀明透露说,非典期间,海口的楼盘每平方米上涨了一百元人民币。

    海南处置“烂尾楼”的成效引起其它省市的关注。成都市政府前不久意欲邀请高秀明前往参与该市“烂尾楼”的盘活建设。

   看来,高秀明在“烂尾楼”里淘金的故事将继续下去,乐此不疲。

 
编辑:秦欣

  打印稿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