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淮南七月七日电 题:灾民无怨 政府无愧
——淮河抗洪防汛前线见闻
中新社记者阮煜琳
“怎样使百姓能够按照政府的要求顺利搬迁,怎样使灾民得到妥善安置,而且能做到让灾区民众无怨、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心中无愧,这是我们面对的最大困难。”
这是日前安徽省阜阳县王家坝防汛前线指挥部副总指挥杨文久在思考良久后对记者说的话。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激昂,这是一位淮河抗洪前线指挥干部最真诚的心声。
他说,为做到这一点,为战胜这次洪水带来的灾害,各级政府官员上下协调,齐心协力,用防治“非典”的精神和运做方式,紧急动员,在第一时间奔赴防汛第一线抗洪抢险。
“可以说,在这次抗洪抢险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他笑着说。
阜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东亚说,俗话说“众口难调”,“灾民无怨,政府无愧”这八个字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尤其是移民搬迁,政府要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就是把防汛前线的情况和灾区百姓的生活如实地反映出去。”杨东亚说。
王家坝镇金黄村是此次王家坝开闸行洪后被淹的地区之一。当地人说,在七月五日王家坝闸关闭的前一天,村里的水还有一米深。
走进黄金村,记者看到阜南县卫生防疫站的张春峰和同事正在村里进行消毒。他说,针对村里的不同环境进行消毒,主要是为了防蚊、防蝇,预防流行性虫害病和出血热,同时也为每户村民发放了饮用水净化药片,预防肠道传染病。
阜南县金黄村书记郎康正为村里无保户、特困户以及有孤老病残的家庭送面粉。他说,金黄村共有两千零二十二亩地,种了五百亩大豆、八百亩花生和几百亩杂粮,这次行洪全部被淹,上水的房子有三百多间,倒塌的有一百多间。在蓄洪前,村民全部搬到安全地带,至今无一人伤亡。
金黄村郎姓妇女,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家那两间浸泡在洪水中的土房已经倒塌,庄稼也被淹了。但她说,东西损失不是大问题,最主要的是人都安全转移,现在家里温饱不成问题。而且也不能只想着自己,洪水来了国家的损失更大。她只是盼望有一天能把新房子盖在正在修建的庄台上,那样就再也不用担心被水淹了。
在金黄村泥泞的郎楼庄台上,四十五户人家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搭起木床,支起炉灶。村民李西忠就是其中的一户,他家在当地经济条件不错,三层小楼在洪水退去后,还好好地“站着”。但他已经种下的八亩大豆、花生和玉米地全被淹了。
虽然家里的温饱不成问题,但想起那八亩地他还是非常惋惜。不过他还是很乐观:“老天要下雨谁也没办法,政府对受灾群众非常关心,当地领导已经来看望过多次了,现在自己没有更多的想法,只希望水能尽快退去,好赶得上种晚庄稼。”
昨天,在滁州紫薇小学临时居住的滁州徐民村灾民高敬华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亲切慰问。虽然说起自己苦心经营的、被洪水冲走的五十亩鱼塘难免伤心。但她说,国家、省里、市里的领导都来看望过,自己心里觉得很温暖,现在生活还好,最主要的是家人都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