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日电 “明明在嘴边,但就是一时想不起来”,这是熟人相遇也常有的一种尴尬,也困扰了很多人。科学时报今天的一篇报道引述国内专家的研究成果称,这个问题有望得到科学的解释。
该报报道称,最近,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罗劲、罗跃嘉等,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揭示了这种“知道感”赖以实现的大脑过程,证明“知道我知道”与“知道我不知道”可能通过不同的大脑过程来实现。从而向近半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在“知道感”研究中对两者不加区分的传统做法提出挑战。
据介绍,人类认知的一个显著特性在于它不但可以认识和反映外在客观世界,还能够对自己的认识能力有所认识。当代心理学称这种对认知能力本身的认知为“元认知”;“知道感”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也是人们监控自身记忆存储能力的体现。“知道感”的认知与大脑机制,可以加深对于元记忆现象的理解,开辟新的研究思路。研究小组精心设计实验,通过fMRI技术对此进行了具体研究。
实验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研究人员让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记忆一系列词对,例如“项目—大臣”;然后,研究人员呈现前面的线索词(项目—?)让大学生回忆后面的靶子词(“大臣”),在他们回忆不出来的情况下,令他们判断自己是否对那个不能成功回忆的词有一种“知道感”;最后,通过一项再认测验来检验其“知道感”是否准确。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用通过fMRI技术记录下试验者在回忆信息时的大脑活动。
分析结果显示:“知道感”(“我知道我知道”)的记忆项目与“不知道感”(“我知道我不知道”)的记忆项目的脑活动模式有着显著的差别,“知道感”项目可以导致大量的脑(特别是额叶区域的)活动,而“不知道感”的项目则只伴随有少量的脑活动。因此,“知道感”可能是基于一个积极的提取和元记忆判断过程,而“不知道感”则可能基于一个“虚无的”脑活动状态,也就是说,人们基于“一无所获”而获得“不知道感”。
研究者指出,进一步研究表明“知道感”依赖于一个“部分信息提取”过程,而“不知道感”则通过一个基于“线索熟悉性”的过程而实现。他们以前述“项目—大臣”词对为例,“部分信息提取”是指对靶子词“大臣”有所知晓,而“线索熟悉性”是指对线索词“项目”感到熟悉。这一研究结果挑战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在“知道感”的研究中对“知道感”与“不知道感”不加区分的传统做法,对元记忆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罗跃嘉说,本研究对哲学家深入思考人类自身“存在”这一永恒命题也有意义,并引笛卡尔名言“我思,故我在”加以强调。此外,对“知道感”的认知与大脑机制的探索,还可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当前的人工智能系统原则上只“知道”自己拥有某种信息,却并不“知道”自己不拥有某种信息;而人的智能系统则兼具“知道感”和“不知道感”两种元认知的监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