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联系电话:68994602)
一只粉红猪和关于它的琐碎故事,港产动画片《麦兜故事》不久前在法国安锡国际动画电影节获“最佳动画长片大奖”。这是中国动画电影在这个相当于动画界奥斯卡的竞技场的首次“登顶”;回看来时的路,独唱的麦兜猪有些寂寞却充满骄傲
“我名叫做麦兜兜,我阿妈叫麦太太……我最喜欢吃麻油鸡,我最喜爱吃鸡屁屁,一起吃鸡一起来歌唱。”在香港,如果听到这样的台词,人人都会知道,是那个麦兜来了。《麦兜故事》,一部完全由香港人设计、制作的动画电影,继去年夺得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影评人大奖”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动画片奖”后,近日再下一城,荣获相当于动画界奥斯卡的法国安锡国际动画电影节的“最佳动画长片大奖”。
这是中国动画电影第一次登上如此规模的国际领奖台,在此之前,分别有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龙猫》和韩国导演李成疆的《美丽密语》捧过此项大奖。
草根麦兜打败高科技
对于这次获得法国安锡国际动画电影节大奖,《麦兜故事》的导演袁建滔和原著作者谢立文、麦家碧夫妇都深感意外。“由于有法国电影公司的合作,我们才会去参评这个电影节的评奖。起初根本没有想过能拿奖,但是最后《麦兜故事》从丹麦、法国、意大利和津巴布韦的另外4部入围影片中胜出,击败了实力强劲的法国入围片。”麦兜制作公司的总经理蔡仲梁说。
不过袁建滔看来,“不能说不开心,但实际上又没有什么大不了,不会因此特别惊喜。”反而“阿滔”对去年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中,无端以《麦兜》得了个“国际影评人大奖”,感到更有些摸不着头脑,“评审委员都是外国人,一部充满香港本土风格的动画片,却获外国评审欣赏。我特意去问他们选《麦兜》的原因,他们说是电影表现了本土特色及一种世界共通的情怀。”
同好莱坞的三维动画大作《怪物公司》和宫崎骏手工绘制的二维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相比,《麦兜故事》显见技术上的落后,但《麦兜》生动、活泼和极具亲和力的叙事,加上精巧的绘制功力,大获评审团的青睐。在2001年圣诞期间,《麦兜》在本土动画电影市场极其狭窄的情况下,以1500万元的票房,和同期上映的《千与千寻》和《哈里·波特与魔法石》打了个平手。
欧洲的电影发行商对《麦兜故事》也很有信心,法语版《麦兜故事》将于7月2日正式在法国公映,还为电影改了一个法文名字,意思是“云上的麦兜”;同时他们买下了电视版的《麦兜故事》,并设计了一个法文网站,内容细致,还以地图介绍电影中麦兜到过的地方如长洲等。
香港动画电影的奇迹
由于有了获奖的刺激,《麦兜故事》续集的制作变得更加紧张和顺畅。续集初步定名为《菠萝油王子》,故事中的麦兜是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他有时候是一个王子,有时候是一个菠萝包,有时候又是一个污糟邋遢的小孩,但是性格上不会有太大变化。预计这部影片年底会制作完成。
可是《麦兜故事》在香港电影业几乎是特例,这部由11个人在大半年时间内完成的动画电影,在导演袁建滔眼中是个不可复制的奇迹。“香港的电影公司不会给你一年半至两年时间去制作一出动画片,除了有外国市场支持。在资金问题外,市场也是重要因素。香港的市场太小,养不活动画制作人。”袁建滔说。
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虽然电影事业发达,但在动画片制作方面却十分欠缺,甚至可以说还没有真正起步,所以一直以来都难以找到一部引以为豪的动画佳作。《麦兜故事》上映后带来的轰动,令香港观众和香港电影人看到了香港动画电影的前景,没有好莱坞式的三维动画技术,也没有日本人天马行空的想象,道地的香港故事一样吸引了观众。
《麦唛》漫画系列与内地读者所熟悉的《老夫子》、《风云》、《小倩》等并称为香港十大漫画。在漫画改编的动画电影中,《麦兜故事》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除了主创人员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故事本身的感染力也是其胜出的关键,“就是因为贪爱,麦兜够‘死蠢’,才选他为主角。在创作时,我和谢立文注意了内容的文学性,加进了和主流港式动画不同的浪漫的、美好的情感,并把这些情感放到日常生活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去表现。这些人们常常经历的事情,放到动画片中反而具有了很强的实验性。”麦兜的创作人之一麦家碧说。
而这些实验性,在当地媒体和动漫迷们看来,是一种对港产动漫的暴力情结的拒斥和对港民精神的宣扬。“麦兜在这十年中就这样为香港人以及每一个生活在这样纷繁多变的社会中的你我他,带来一点点的感动,一点点的温馨还有那么一点点喟叹,总让人感同身受。于是这样一个深入人心的成人童话也成为了‘在香港生存的十个理由’之一。”一篇网上的评论文章这样写道。
还要独自多久?
“香港要做动画片,可向内地市场进发”袁建滔分析认为,“我跟作者谢立文说,我们不要贪心,只做广东省也就够了。广东人口已是香港的十倍有余,而且无语言障碍,做回香港本土风格就可以了。据我所知,江门一带也有孩童爱唱《麦兜故事》里的歌。”在上海和北京的试映反应良好,也增强了《麦兜故事》向内地市场进发的信心。
提及国产动画电影,不仅在香港门庭冷落,国内几乎每个上世纪60年代之后出生人的记忆中,也都停留在万氏兄弟的《大闹天宫》、《神笔马良》、《哪咤闹海》等中国动画的开山之作上。
中国的动画制作曾有过一段盛产时期。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更多的外国卡通片进入中国,先是《圣斗士星矢》,然后是《变形金钢》,接着是《米老鼠与唐老鸭》、《猫和老鼠》、《机器猫》等。中国的原创动画片逐渐步入低谷。
然而近几年,随着《狮子王》、《花木兰》等动画电影在中国接连上映,促使中国的动画业界停止了瞌睡,相继拍摄了《宝莲灯》、《西游记》、《马可·波罗回香都》等影视作品,但是仍旧遮挡不住国产动画片市场的颓势。《灌篮高手》、《神探柯南》、《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等日本动画片在大陆热播,几乎隔断了中国新生代对国产动画的联系。
尽管如此,和麦家碧与袁建滔一样,国内仍有不少动画人在坚守中创作。今年6月1日,央视耗资数千万,历时3年制作完成的52集动画剧集《哪吒传奇》开播;据称央视投资规模最大的另一部长篇动画剧集《悟空传》也正在紧张制作之中。近几年,央视每年投资近亿元支持国产动画,制作节目达3000分钟,已经推出了《西游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小糊涂神》、《小贝流浪记》等一批动画剧集。
虽然高产无法等同于高质,但制作水平的提高和观众的培养却都需要数量的累积。《麦兜的故事》无疑给持续疲软的中国动画产业一剂高效强心针,希望《麦兜》不会在寂寞的前方等得太久。-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张淑琴 吴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