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七日电(记者齐彬)面对形势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国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以各种方式促进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今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二百一十二万人,比去年增加六十七万,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就业压力超过以往历年。加上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影响,四月中旬以来,各地的人才招聘会几乎全部叫停,众多高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更使大学生就业工作雪上加霜。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出通知,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十一条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教育部要求教育系统各相关单位的一把手亲自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开通相关网站,传递就业信息,成立就业指导班子帮助学生就业。各高校也纷纷变换工作方式,利用网络、电话、传真等手段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同时简化就业手续,提高就业落实率。各高校都希望用人单位体谅学生和学校的特殊情况,继续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人事部部长张柏林则强调,各级人事部门要针对“非典”给毕业生就业工作造成的困难,运用报刊、网络等手段及时发布毕业生供求信息,搞好毕业生供需见面活动;要进一步加大从高校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力度。
另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全国就业的整体规划,在宏观调控和增加就业岗位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并提供创业培训、就业信息服务等,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环境。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以各种形式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引导他们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新型就业成才观。如不久前刚启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计算工龄、报考研究生以及工资水平等方面都享受优惠政策,受到了不少高校毕业生的欢迎。
官方强调,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二百多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社会政治稳定。在高等教育日渐从精英教育向普通教育转变的情况下,在中国总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大背景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