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劈山筑就第四峡-武警官兵建设三峡永久船闸纪实

2003年06月09日 06:19

  横空出世的三峡大坝将长江拦腰截断,在大坝左岸中堡岛上,一条6.4公里长、300米宽的“人工航道”劈开山体,将长江上下游连通取直———这,就是被誉为“长江第四峡”的世界第一大船闸:三峡永久船闸。

  今年6月,三峡大坝蓄水断航,永久船闸正式通航!万吨级船队将第一次由上海经船闸溯流而上,直抵重庆。

  为了打造这一当今世界上水头最高、规模最大、级数最多、技术最为复杂的双线五级船闸,1994年4月17日,数千名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带着数百台大型机械冒雨挺进江边,在数十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间摆下了开山劈石的战场!

  三峡船闸工程总量相当于此前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国邦纳维尔船闸的20倍以上。建造这座举世罕见的特大船闸,需要在花岗岩占47%的峭岩峻岭间开凿一条6442米长、300米宽、最大深度176米的航道,让船队穿岭而过。

  在山体上开挖航道和闸室,是官兵们遇到的第一个世界性难题。按照设计要求,他们要在数公里长的花岗岩石山体上下挖170多米深,中间留出一条直立石墙,使挖出的航道剖面形似一个巨大的“山”字。这意味着,他们必须炸出4面几十层楼高的光滑墙体。炸偏1厘米,工程成本就得增加100万元;哪怕出现一次“四面开花”的爆破,整个船闸开挖都将前功尽弃。

  面对这一中外爆破史上绝无仅有的设计,曾建造过巴西伊泰普电站的外国指导专家摇头离去;国内一些专业爆破队伍,也相继抱憾撤离。

  军人没有退路!武警水电三峡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周光奉,带领一批科技干部日夜攻关。采用英国、瑞典、日本等国制造的5种新型钻机钻孔,炮孔精确度不够;对岩石实施火焰切割不行,改用控制爆破;普通炸药不行,改试乳化炸药;整体爆破不行,就采取梯段微差爆破……半年的时间里,他们进行了100多组试验,对上万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摸索出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相结合的技术,让炸药在岩山上鬼斧神工般地“切起了豆腐”。

  2.2万吨炸药,数千次起爆,硬是在花岗石山体上“切”出两条长数公里、27层楼高的“人工天河”。这一技术填补了世界工程爆破施工理论和实践上的空白,荣获中国爆破专业科技成果最高奖。

  “山”字形航道开挖形成后,因山体内部应力释放和重力的作用,航道两侧边坡和中间孤立的直立墙极易造成岩石崩塌、不稳定块体滑塌以及整体变形,给船闸留下严重隐患。

  面对这一三峡工程中最大的技术性难题,近百名水电部队技术人员,经过无数次的摸索、试验,像“纳鞋底”一样,用抗拉力100至300吨级、长30至60米的钢铰锚杆和锚索,以每两平方米4至6根的密度,将68米高的直立墙和175米高的边坡密密实实地“缝”了起来。

  我国著名水电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说:“永久船闸的技术问题解决了,三峡工程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在这支拥有500多台精良设备、科技人员占60%的大军面前,10多项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就这样被一一攻克。

  1999年3月的一天,永久船闸2号闸闸室施工现场,官兵们正在紧张地施工。猛然间,地动山摇,3200立方米的土石从几十层楼高的岩壁轰然崩落,巨石倒悬岩壁,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

  险情,惊动了整个三峡工地!

  危急时刻,水电军人们再次挺身而出。经过一次次勘察,一次次动议,形成了“清撬、灌浆、锚固”的综合排险方案,险情与塌方一并被迅速排除。

  这样的生命历险,水电官兵们已经历了不下100次。

  1995年1月8日,早早来到工地保养设备的操作手许国宝正躺在推土机下给机器注黄油,突然,前方土堆松动,庞大的推土机无声地向前滑来,沉重的履带从这位62次被评为“红旗车手”的技术兵身上碾过……

  三峡工程,考验着水电官兵的忠诚!巍巍巨闸,凝固着勇敢卫士的生命。

  今天,当永久船闸通过国家验收的时候,这些中国军人用一连串的百分之百交出了一份让全世界人都为之骄傲的答卷:开挖工程合格率100%,锚索工程合格率100%,混凝土工程合格率100%……

  (文章原载于《中国青年报》,作者:贾圣尧、熊壮中、翟平国)


 
编辑:李淑国
相关专题:三峡工程水库下闸蓄水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