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7日电 7月1日将正式开播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五一”开始了试播。试播伊始,新闻频道曾放言将有“最快的第一手资讯”、“密集的专题类节目”、“大牌主持倾巢而出”等诸多亮点。《中国青年报》报道说,一个多月过去,新闻频道迎来众多掌声和喝彩声,也承受了个别“棒喝”与“砖头”。
近日,网上出现一些帖子直指新闻频道存在所谓软肋,比如信息量太小,谈话类节目太多;时效性差,直播、现场节目少;原创性节目少,直播方式运用不充分,很多题材互相撞车;广告量太大,有如广告频道;宣传味道太浓,有如一个巨型新闻联播等等。
对此,央视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主任、总制片人梁建增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正说明观众对新闻频道是关心的,是存有期待的。但确实有些说法,不是很客观。”
梁建增说,新闻频道开播伊始,就定下以新闻立台的宗旨。“但是,一个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频道,仅有消息类资讯,是远远不够的!”梁建增说,突发性的重大事件,在现实中不可能天天发生。那么,其日常报道,很大程度上要靠专栏性节目。
“专栏节目是对新闻事实作进一步解读。新闻频道的出现,使得对新闻的解读更为全面和立体,而专栏性节目,则使这种解读在形式上更为丰富和多样。即便是鼎鼎大名的BBC、CNN,专栏性节目同样占了很大比重。”
梁建增认为,新闻频道成立前,大量的新闻资源没有地方去表现。比如,国际新闻一直是中国观众的关注热点,但原先囿于“出口”有限,央视提供给观众的多是新闻事实,在分析解读方面有所欠缺。新闻频道设立后,每周5期的《国际观察》,做到了及时对当日国际热点事件一一剖析,由此培养了一批固定观众。
梁建增称,中国电视节目一直以来的最大缺陷,就是“缺乏观点和言论”。电视一直被视为“感性的媒体”,大量充斥着的是画面等感性的东西,而从业人员对言论的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评论弱”的弊端。鉴于这种考虑,新闻频道开办了全台第一个冠以“央视”的栏目《央视论坛》。对该栏目,央视的寄望是“探索中国电视评论的表现方式”。“原先我们还有担心,几张严肃面孔在黄金时段出现,观众是否接受?但一个多月下来,反馈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好。”梁建增承认,《论坛》并非一个大众化栏目,它针对的是思考型人群。
梁建增认为,新闻资源需要“榨干取尽”。新闻频道每个时间段的观众呈随时插入状态,因此,对同一题材有不同的解读,是一种必要的重复。“拼独家新闻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媒体间比拼的是角度。”梁建增说,面对相似的题材,新闻频道各栏目以不同的表现方式、不同的角度多方切入,追求的正是“眼球关注度的最大化”。
当事人有自己的看法,一些研究舆论传播的专家也各有见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认为,新闻频道开播,实际上是中国传媒向“及时、客观、公正、充分地保障百姓知情权”目标的一次努力。同时,新闻频道开播,也意味着中国对新闻的管理目标、功能设置方面有了丰富的发展。
喻国明不赞成把新闻频道与CNN、BCC简单比较。他认为,CNN是国际频道,其定位是为全球不同社会背景政治背景的国家与地区提供全球资讯;而新闻频道在目前还是一个国内频道,是为中国百姓服务的。二者的诉求点、目标地区、目标人群存在很大差别,简单照搬CNN并非万全之策。新闻频道应立足本土,更值得其借鉴学习的,还应是一些国家与地区同样实行24小时播出的“国内频道”。
喻国明认为,新闻频道应该具备两个特征,一是记者在现场,二是编辑、主持人“应在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有能力审视、鉴别新闻的新闻状态。而目前,新闻频道确实存在缺乏标志性栏目等诸多不足之处,但它们实际上反映的是“机制”上的问题。比如,新闻频道与央视全台乃至全国同行在接口、新闻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合作,只能采取较弱的方式或一些临时性方式进行解决,使得新闻频道的新闻触角有限,从而制约了新闻视野,造成对某些新闻解读过于单薄、风格与央视一套相似等问题,因此,“链接机制”的打造,是必要也是亟须的。
在很多人对新闻频道持“一分为二”剖析立场的同时,也有些许来自业内的激烈言词,譬如说新闻频道分不清新闻的主次,对新闻频道直播方式提出异议,指责“新闻频道就是宣传频道”等等。(记者:陈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