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6日电 “非典”的阴霾逐渐散去,上海昆剧团的艺术家们开始精心打造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的上下本《牡丹亭》。一个做了400年的旖旎旧梦,又将再一次沉醉在新世纪的轻风里。
据上海文汇报报道,2000年初,汤显祖55出的《牡丹亭》被上海昆剧团改编成3本35出的经典版。首演时,《牡丹亭》以其精当的剪裁、精湛的表演、精彩的内容、精美的布景,在戏曲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去年年底,《牡丹亭》从160台剧目中脱颖而出,入围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候选剧目,成为这30台候选剧目中唯一一部昆剧作品。这次修改,把原先堪称经典的3本压缩为两本22出,实可谓“险”中求精之举。
上海昆剧团团长、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认为,主创人员将力求达到剧本、演员、舞台的“三精”,呈现给观众一台美不胜收的精品《牡丹亭》。
剧本——全中见“精”。作为戏剧大家汤显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牡丹亭》不止一次被搬上舞台。与一般版本只演到杜丽娘“回生”不同,经典版昆剧《牡丹亭》将原著最后一出《圆驾》作为结尾,展现了杜丽娘重生之后较完整的情节。蔡正仁认为,这是对原著精神的首次完整解读,杜、柳的生与死被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来展现,因而提升了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在看似平常的大团圆中,却可以体味深层次的悲剧意味。
这次修改,编剧王仁杰抓住杜丽娘与柳梦梅完整的爱情主线,对剧本作了大胆压缩。原先三本中的《训女》、《慈戒》、《写真》、《旅寄》、《缮备》、《旁疑》、《秘议》、《淮警》、《急难》、《寇间》、《折寇》、《闹宴》等折子,基本已被删减,其精华则保留在其他折子中。如《训女》中一些必要的情节交代,被保留在了《闺塾》中;《旁疑》中的部分精彩念白,则被吸收到《盟誓》中。
制作——大中见“精”。经典版《牡丹亭》的舞美,气势宏大、古朴中见新意。但由于舞美是分本设计,因而上、中两本在舞台风格上有细微差别。这次的舞美,首先统一了全剧的舞台风格,使之更为写意,并追求“大而精、古而新”的现代剧场效果。如《游园》的布景,还出现在《寻梦》、《玩真》、《回生》等场景中,但4次人物情绪不同,舞美也将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而作调整。同一场景中,如杜丽娘游园,舞台也随着人物心情的变化而作动感的变化。另外,此次舞美还加入了国画元素,来烘托全剧古雅的风格。
演员——齐中见“精”。此次3组杜丽娘和柳梦梅分别由沈丽、张军、李雪梅、岳美缇、张静娴、蔡正仁等表演艺术家和青年演员担纲主演。扮演杜宝的计镇华、扮演石道姑的刘异龙、扮演陈最良的张铭荣、扮演判官的方洋等也都是著名的昆剧表演艺术家。再加上倪泓、吴双、符凤珑等优秀青年演员,该剧可谓囊括了上海昆剧团老中青演员中各行当的翘楚。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就像杜丽娘对柳梦梅的深情,昆剧《牡丹亭》也是每一个昆剧人永远抹不去的情结。蔡正仁说,重排《牡丹亭》,每个人都有了更多的积累和感悟,大家都全力以赴,期待再次修改的《牡丹亭》在新世纪里闪耀更加灿烂的光彩。(张裕)